蕭懷忠被完顏亮點將率軍追殺方子安。對蕭懷忠而言,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那兩百大宋使團兵馬著實不值得一提,依著蕭懷忠的想法,方子安史浩等人根本不用追殺,只需加強封鎖,不讓他們出山便是,讓他們在山里窩一輩子,自生自滅便是。
然而完顏亮的態度很堅決。完顏亮告訴蕭懷忠,方子安不但是殺了自己兄弟的兇手,更是從完顏袞手中得到了一份重要的文書。這份文書干系極大。完全封鎖太行山是做不到的,倘若被他將文書送回大宋,將給大金帶來極大的損失。
完顏亮沒有向蕭懷忠坦誠方子安手里的那份秦檜的效忠書,在內心深處,完顏亮還不能信任蕭懷忠。蕭懷忠的品性完顏亮是知道的,他不敢保證蕭懷忠會不會泄露這個秘密,或者以此攫取更大的利益。總之,對于蕭懷忠這種陣前倒戈,見利忘義之人,雖然他及時的救了自己,但完顏亮從內心深處還是對他鄙夷和防備的。甚至于跟死去的蕭裕相比,完顏亮更愿意相信蕭裕一些,雖然蕭裕背叛了自己,但從品性上蕭懷忠拍馬也不及。
蕭懷忠沒有辦法,但他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訴完顏亮,既然要進山追擊,何不索性下定決心肅清八字軍叛軍。八字軍在太行山中存在,永遠是個心腹之患,不知道什么時候便會出來咬人一口。他們的存在也讓太行山左近的百姓有所倚仗,很多人都依附于八字軍叛軍,造成了八百里太行山左近十幾個州府地界的不穩定,實為大金胸口的一顆毒瘤。
蕭懷忠的話觸動了完顏亮內心里的隱憂。當初蕭裕便提醒過他,若想攻宋,必須要先穩定內部,才可出兵。否則最后可能后院起火。當時完顏亮新登皇位,著眼于穩定地位,肅清敵黨,實在沒時間去管太行山中八字軍的事。隨后又忙著遷都事宜,這件事便暫時擱置了。
此刻蕭懷忠提起來,勾起了完顏亮心中的這件事。他知道,那份效忠書一旦泄露,則秦檜這顆棋子便失去了效用,那可是自己在宋朝內部的一個巨大的助力。秦檜只需要在關鍵時候搗個鬼,南下征伐之路便要平坦了許多。而太行山中的那支八字軍又牽扯了自己太多的兵馬,防備他們出來搗亂。這兩件事合起來,恐怕要毀了他的大業。既如此,還不如兩件事一起辦了,下定決心剿滅太行山中的八字軍,順手將那方子安等人給殺了。一石二鳥,一了百了。
完顏亮同意了蕭懷忠的請求,在蕭懷忠看來,這次出師不再是個笑話,否則要自己為了幾百宋朝使團兵馬奔波,簡直太沒臉了。
蕭懷忠被授予中監軍右元帥之職,全權調兵進山剿匪。當然了,完顏亮不可能將燕京所有兵馬都給他調動,他給了蕭懷忠一萬原蕭裕所屬的兵馬,以及蕭懷忠自己所屬的西北三萬兵馬,一共四萬人。蕭裕事敗之后,造反的三萬兵馬剩下了近兩萬人。當然不可能殺了這些叛軍,完顏亮只懲辦了軍中主要將領,其余的兵馬停餉三月并參與建城三月。對于這些叛軍而言,其實他們也很無辜,畢竟服從的是軍令,上面人的爭斗他們要去拼命,然后還要受罰,真的很是委屈。但是他們也沒辦法,畢竟是參與了叛亂,能保住命已經很好了。此番完顏亮允許蕭懷忠挑選其中一萬人進山,說白了,完顏亮和蕭懷忠心里都明白,這幫人必是打頭陣送死的。山中作戰絕非金軍所長,肯定要死很多人。忠義軍的戰斗力他們是清楚的,那么要死便死這些人便是。這一萬人死光了,忠義軍也應該剿滅了。
既然是要大張旗鼓的進山作戰,蕭懷忠自不敢怠慢。雖然他從未和忠義軍交過手,大多數時間他都在西京大同府逍遙,但是他可是聽說過忠義軍和朝廷兵馬作戰的經歷。那個叫張敵萬的有些本事,在忠義軍瀕臨覆滅之際,還能帶著殘兵沖出重圍,躲進深山之中,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而忠義軍的底子也不是普通山匪,那可是曾經威震天下,連朝廷兵馬都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