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軍上下注視著如潮金兵涌來的時候,蕭懷忠也在對面山頭上策馬而立,注視著前方這座環形大山。
從山頭望去,對面山崖高聳,盤旋如巨龍一般蔓延往暮色沉沉之處。下方壁立千仞,大峽谷深邃不見底,恰好環繞對面山崖,形成一道天然的天塹,除非肋生雙翅,否則很難逾越。蕭懷忠不得不感嘆此處地勢之險峻,要攻下這座大山,怕是要廢一些功夫了。
“元帥,此處叫做封龍山,你瞧這山形,像不像一條臥龍盤踞于此。里邊是方圓十余里的大山谷,這幫八字匪軍便是長期盤踞其中。這地形,比之五馬山要險峻的多了。”身旁壺關守將趙祁年沉聲說道。
“趙將軍,怕什么?五馬山一戰,匪首張敵萬已死,匪軍現在已經一個個魂飛魄散瑟瑟發抖,怎是我無敵大軍的對手?封龍山……嘿嘿,這名字便不吉利。在我們元帥大軍面前,是龍也得盤著,元帥便是那屠龍的勇士。”蕭正德在旁笑道。
蕭懷忠撫須道“正德,不可輕敵。你之前的教訓還沒夠么?無論何時,要重視你面前的敵人。再者,這地勢確實險峻,想要得手,頗為不易。不過暫且不必想這些,趕了一天路,天色已晚,兵士們都已經困乏了。傳令下去,火速扎營。今晚殺豬宰羊讓兒郎們吃的飽飽的,晚上睡個好覺,明日精神飽滿進攻。”
蕭正德和趙祁年以及身邊諸將都拱手應諾,準備各自回營。蕭懷忠忽然問道“那張敵萬的尸首在哪里?”
蕭正德道“帶來了,元帥,莫非要還給他們么?”
蕭懷忠冷冷一笑,并不回答,喝道“回營,吃飯,睡覺。”
……
天色陰沉,天色已經黑了。封龍山崖頂上勁風呼嘯,寒氣逼人。方子安正帶著雷虎趙剛以及十幾名消防軍士兵在崖頂擺弄調制好的床弩。他們無視對面山坡山谷中敵軍營地里如繁星般的燈火,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這床弩上。因為馬上就要進行發射試驗了。
這臺床弩原型便靜靜的擺在崖頂的巖石上,它看上去比普通的床弩要大的多。床弩這東西在冷兵器時代好比是大炮一般兇狠,最著名的一次床弩建功的事例便是當年澶淵之戰中大宋以床子弩射殺了遼國南院大王,蕭太后的駙馬蕭達凜,直接改變了遼國欲南下滅國的局面,促成了蕭太后下定決心和大宋訂立澶淵之盟。一般床弩發射的距離在八百到一千步。但制造精良,弓弦強勁,結構合理的床子弩射程最高可達一千五百步之外,簡直堪稱冷兵器時代的遠程迫擊炮。
而方子安這一次琢磨打造的不是遠程迫擊炮,而是一臺喀秋莎。比之普通床弩高了三倍,寬了三倍的這臺床弩分為上下三層,以牛皮搓成的六十四股牛皮繩堅韌無比,可吊千斤之物,作為弓弦綽綽有余。弓臂采用的是大營中極為珍貴的精鐵制作的鐵胎弓,強度極高。每一層橫向三排強弓,三層便是九支弩箭,以側首兩只機軸絞盤絞動張開,從后方將弩箭放入打磨光滑的箭槽之中,之后以大錘敲擊機簧發射。發射機簧分為兩種,一種是總機簧,大錘敲擊下去,所有機簧松開,九支弩箭在同一時間發射出去。另一種是每只箭的機簧,可以選擇敲擊,可一支支的發射。
這東西看似復雜,但其實全部是最為簡單的機械原理。這些東西對方子安而言簡直是小菜一碟。在建造過復雜精密的蒸汽機之后,這些都是小兒科了。但即便如此,這架床弩從開始制造到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也花了方子安四天的時間。當然,萬事開頭難,只要第一臺成功了,之后便好辦多了,照著模子造便是了。只要材料足夠,銀子足,人手夠,造個千兒八百臺的也不是問題。當初大宋軍中床子弩的數量便多達數百架。
當然,床子弩也有其局限性。制造時耗費人工成本甚大,普通床弩操縱轉運都需要五人以上。且床弩易損壞,磨損極大,損壞了修理也麻煩。打擊時在長距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