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山在八百里太行山脈之中也不算是最為雄俊的山峰,而是因為其獨特的地貌。環形山脈宛如盤龍,周圍深澗峽谷環繞,兩側山崖壁立,地形險峻之極。
當初張敵萬等人將八字軍的大營扎在這里,便是看中了這易守難攻的地形。當初忠義八字軍瀕臨覆滅的險境,好不容易突圍出來,進入大山之中,自然需要一處休養生息且無安全之虞的地方。所以他們選擇了這里。
八字軍是幸運的,他們找到了封龍山這處地方,并且在東山崖半腰發現了四通八達的洞穴。這是得天獨厚的屯兵防守的地形。他們開鑿石階,建造房舍,修建索橋,開墾田畝,收納山外來的百姓。一段時間來,他們恢復了過來。然后張敵萬開始帶著八字軍出山襲擊周圍州府,打了好幾個大勝仗。直到金國朝廷開始重兵封鎖之前,忠義八字軍都是占山為王,過的日子很逍遙。但一旦封鎖各路山口,忠義軍的物資供應便中斷了。很快他們便陷入了困頓之中。
方子安到來的時候,他們的情形其實已經很糟糕了。魯震東之所以違抗軍令帶著人出山冒險襲擊縣城,便是因為實在沒招了。最終拿幾十條人命換來了些馬匹盔甲,實在是虧到姥姥家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封龍山給了八字軍庇護,但同時也將他們封閉在其中,讓他們舉步維艱。
嚴格來說,封龍山的地形雖然險峻,但是東山崖并非最好的建造索橋之處。完全是因為洞穴在此,索橋的角度可以平直通向半山崖的山洞,便于貨位人馬進出。倘若沒有這樣的便利,二十丈寬的距離,無論是拉起鐵鎖鏈,建造長吊橋都是極為困難的。那可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當初論證建造索橋地點的時候,其實有比這里更好的地方。張敵萬親自帶著眾兄弟考察過,所以肖貴李大志等人其實都知道有幾處的峽谷是更為狹窄的。比如說南側中段的斷崖之處,封龍山的山崖在那里斷了個缺口,峽谷對面距離不到十八丈。西南角有一處峽谷距離更近的地方,峽谷兩邊距離十三丈。另外還有三四處比東山崖更容易建造索橋。不過,要么地形逼仄,要么高低落差大,對當時的忠義軍而言都不合適。
方子安消失了一整天,他騎著馬和沈菱兒一起離開了東山崖戰場環繞整個封龍山的山崖走了一遍,到了傍晚時分才回來了。方子安沒想到,所有人都在等著他,因為金兵有所行動。
“你都跑到哪里去了?一整天不見人影。急死我們了。”張若梅的話語中有一絲埋怨和慌張。方子安不在,敵軍一動作,她便似乎沒有了主心骨。哪怕方子安站在那里不說話,她都心中有底,因為她知道,如果自己做錯了,方子安會提醒他。
“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方子安和沈菱兒下了馬,抖落披風上的寒霜。兩個人被冷風吹得臉上都紅撲撲的,讓人懷疑他們在野地里做了什么好事。
“金兵拔營了。一大早,你剛出去,他們便拔營了。不是退兵,而是分批拔營而走,目前不知去向。”張若梅道。
“哦,知道了。原來就是這件事。”方子安微笑道。
“什么?”眾人被方子安平淡的態度震驚了,敵軍的一舉一動都撥動著他們敏感的神經,今日一天他們已經討論了半天這件事了。分析了許多,但是方子安不在,也沒有最終的定論。
“金兵拔營了啊,他們極有可能像我們昨晚分析的那樣分兵攻擊了啊。咱們該如何應對?調集人手去別處守么?還是怎么著?”張若梅叫道。
“莫慌,我瞧瞧再說。”方子安拉了拉張若梅的手,大步沿著石階走上東山崖頂端。
金兵確實動了,漫山遍野的金兵大營,吵鬧的讓人要瘋狂的金兵大營的規模小了許多。對面山梁上的旗幟還在暮色中飄動,主帥的大帳還矗立在山坡上。但是,整個營地里的兵馬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