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很是硬實,要制造雪崩,那可不簡單。雪崩便是積雪已經太多,承載不住自己的重量,所以坍塌下來。要想制造雪崩,卻不能任它自己去慢慢的積累,可以用外力讓其滑落。打個比方,屋頂上的雪有時候雖然積的很厚,但卻未必會自己滑落下來,但是人站在屋脊上用力一推,積雪便有可能滑落了。這個比喻當然并不貼切,因為山坡上方圓四五里面積之大,誰也沒法推動雪。幾千幾萬人也不成。但雪崩不像是屋頂上的雪,只要有小雪崩自上而下的滑落,便會像是滾雪球一樣帶動山坡上的雪滑落,進而形成大的雪崩。所以,想要制造一個規模不小的小型雪崩,便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了?!?
方子安說著話,向趙剛道:“拿一枚出來給大伙兒瞧瞧?!?
趙剛從腰間皮囊中取出了一枚黑乎乎的拳頭大小的東西。眾人卻認識這是什么,這正是大宋軍中的一種火器叫做霹靂球。陶制小球里邊有火藥,點燃投擲爆炸,威力其實一般。
“……這霹靂球,大伙兒應該都認識,單個一枚威力雖然一般,但其爆破的力道卻已經非一個壯漢所能比擬。我們將我們所有的霹靂球都用上了,在積雪最容易滑落的山頂陡峭巖壁上挖了深深的雪洞,然后將所有的霹靂球同時點燃引爆。利用爆炸的力量將山頂巖石上的積雪炸的滑落。先是小些雪瀑布,但是沿途不斷的加入其他的積雪,到了山頭之下時其實已經勢不可擋。到山腰時,半個山坡的積雪都被帶動滑落,進而引發了這場大雪崩。說實話,我也沒想到居然會引發這么大的雪崩,整個山谷都填平了。我想,可能是雪山坡上常年積雪,卻很少發生雪崩,導致整個雪層不穩定的緣故。如果沒有外力,它們還能撐一段時間吧。但終究有一天,會發生自然的雪崩。”
方子安說到這里,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方子安他們是將消防軍剩余的全部霹靂球帶到山頂上,在山坡陡峭的積雪崖壁上,用大量霹靂球的爆炸制造了山頂積雪的坍塌。坍塌的積雪在下落過程中滾起了雪球,導致了整片山坡的大雪崩。這般手段和巧思當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眾人贊不絕口,既佩服,又感嘆之極。
……
傍晚時分,金兵全部拔營撤退離開。午后方子安進行了交涉,讓蕭懷忠交還張敵萬的尸體。蕭懷忠當時沒有回應,但在拔營離開之時命人通知方子安等人去領尸體。
當張敵萬的尸體被抬進封龍山東崖山洞的時候,所有忠義軍上下都痛哭失聲,涕淚嚎啕。張若梅哀哀痛哭,悲傷不已,幾番哭暈在方子安的懷中。方子安也是眼圈泛紅,流了不少眼淚。
張敵萬戰死的選擇雖然是性格沖動使然,其行為有待商榷。而且他一死,給忠義八字軍的士氣以毀滅性打擊,差點便無法恢復過來,導致嚴重的后果。然而,張敵萬還是令人尊敬的。當年若非他率領忠義八字軍沖出重圍在此重建,忠義軍早已做鳥獸散,早已不復存在了。而且此人嫉惡如仇,勇猛果敢,又是張憲之子,岳家軍中的一員猛將,他以個人的身份和人格的魅力凝聚起了忠義軍將士,將他們一路帶到了現在。拋卻其他的東西不說,光是這一點便永遠是忠義軍將士中令人尊敬的合格的大統領。而他所率領的忠義八字軍高舉抗金大旗,在大宋朝廷妥協忍讓偏安一隅的情況下,幾乎是唯一一桿抗金的旗幟,在淪陷區百姓心中,那也是一桿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明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張敵萬和他的八字軍理應在史書上寫下一筆。張敵萬這個名字,也理應被人記住。他的死,也理應得到更多人的緬懷和嘆息以及眼淚。
眾人悲慟吊唁了很久,這才張羅著打造棺木入殮。張敵萬的尸體很不好看,畢竟死狀慘烈。死后又遭蹂躪,簡直一塌糊涂。張若梅堅持要親自替他更衣清洗,方子安怕她一個人太過傷悲,便也陪著她一起。張敵萬的尸體上插著七八只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