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之外,對皇上會怎么看?皇上任用金人奸細為相,十多年無所察覺,皇上英明神武的形象可就全毀了。之前種種文治武功也會被一件事給徹底顛覆。到時候,全大宋臣民百姓心里對皇上只有一種看法,那便是皇上是個昏聵之君,被秦檜玩弄于股掌之上。皇上,你說臣說的對不對?”方子安沉聲說道。
趙構叫道“朕已經承諾殺了秦檜,誅他全家了,你們還想如何?你們非要逼著朕退位,這便是謀反。朕是被秦檜蒙蔽了,可是那能全怪朕么?你們這些人都不懂朕的心思,只有秦檜懂朕,朕當然信任他。誰料想……這老賊是金人奸細,朕的心也很痛。”
方子安道“做錯了事就要負責,身為皇上,不能推諉狡辯,否則何以為君?錯了便是錯了,無論有怎樣的理由都沒用,況且是這種大錯。皇上不敢負責,這和當初那個敢于孤身犯險去金營為質的皇上判若兩人。”
趙構皺著眉,咬著牙不回應。
方子安繼續道“皇上,此次臣出使金國,見到了完顏亮。完顏亮毫不掩飾南下的企圖,他寫了一首詩我見到了,詩曰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這詩如此直白,皇上當不會不明白他的心思吧。”
趙構皺眉道“完顏亮狼子野心,朕豈會不知。但他想歸想,我大宋百萬雄兵豈會容他得逞?他也不過是想想罷了。”
方子安冷笑道“那是之前,此事一旦公開,皇上威嚴掃地,大宋軍民人人臉上無光,心氣全無。有異心者會乘機煽動作亂,我大宋自己內部便要亂了起來。而皇上還以為天下軍民會唯你馬首是瞻,還像當年大宋亂局之時你登高一呼眾者云集跟隨你么?你任用金人奸細為相十余年而不知,別人還怎么相信你?到那時,大宋自己內部混亂起來,金人再乘機進攻,內外交困人心思變,怕便是要江山易手,改朝換代了。到那時皇上怕是又要乘船去海上流浪,逃得性命了。以前還有江南半壁江山可作臨安,以后呢?是否要找個小島當島主了?若是如此,我倒是有個建議,南海有一處臺灣島,皇上先運些金銀財寶去那里備著,將來可以逃往那里。”
趙構聽得心驚肉跳,方子安描述的場景并非虛言恐嚇,趙構知道,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若是此事公開,自己恐怕便再無號召之力,聲譽掃地。誰會相信一個讓金國奸細當了十幾年宰相的皇帝,自己會成為天下的笑柄。自己就算還坐在寶座上,但也只是個寶座而已,政令甚至都出不了皇宮,到那時,皇位還有什么意義?更可怕的是金人有可能乘機南下,完顏亮要立馬吳山之上,自己豈非和父兄一樣的命運,要被擄去金國,受盡屈辱么?到后來連江山社稷都沒了,還貪戀什么皇位?將來史書之上寫到自己的時候,恐怕添油加醋,將自己寫成是個無能昏聵的昏君了。
趙構額頭上滲出了汗珠,想到這些后果,他完全無法接受。若是到了那種地步,還不如一死了之。
“你……你卻為何偏偏要公開此事呢?此事只要秘而不宣,便不會有那樣的后果。方子安,你既說為大宋社稷著想,卻又為何拿此事來要挾朕。”趙構嘆息道。語氣中既有憤怒和埋怨,卻又有哀肯之意。
“皇上,我說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逃避責任是不可能的。天地有規則,朝廷有律法,家族有規矩,個人行為有道德約束,沒有了這些,一切便將混亂不堪。皇上犯了錯,卻想隱瞞世人,不了了之,那是不可能的。庶民犯法也要受懲罰,皇上豈能例外?我不希望大宋陷入混亂之中,招致滅國之禍,但這不取決于我,而取決于皇上。皇上當意識到一點,皇上確實不適合再統領這個國家了,秦檜的事便是明證。秦檜的事一處,朝廷需要進行一次大清洗和肅清,新皇即位才能掃清陰霾,振作朝綱。所以,我適才才請求皇上退位。我有兩個提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