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血就實在壓不住了,“噗”一聲噴了大半個明堂,他畢竟是老油條,關鍵時刻還記得側過身去,背對著皇帝,免得噴皇帝一臉。
隨后,喬國公就暈了過去,皇帝在他噴血的時候退了一步,等老頭暈倒就沒來得及扶住,這下好皇帝的表演破碎,他一臉尷尬的望著倒在血泊中的喬國公,此時老頭手里的紙頭飄向門口,聽到動靜趕過來的內侍一來就看清楚了紙頭上寫的內容。
橋十三領五萬人在哈密城外野戰敗于別力古臺,腿部中箭,之后其畏敵如虎,固守哈密城不出,坐看甘西被蒙古大軍蹂躪,甘西諸將鬧翻,目前西北軍被喬家家將喬伍控制,橋十三被架空。
前面是講述甘西的情況,后面還有外勤部甘西都司給的建議,西北軍暫時不能開戰,群龍無首,他建議皇帝召回喬大,喬大雖然在廣南隱居十年,但是武藝沒有放下,而且與西北一直保持著聯系。
軍部都司都有權議論兵事,特別是外勤都司,這時候沒有任何人比他得到的戰場消息更早、更全面,西北軍的情況也不復雜,不過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皇帝和喬國公早知道橋十三不行,只把他當個吉祥物放在西北安定軍心。
之前十幾年都沒事,沒想到蒙古的那個吉祥物突然不甘心當吉祥物了,他們的這個真的吉祥物自然就慘了!
別力古臺就是吉祥的意思,本來皇帝還挺滿意他上臺的,沒有能力的別國皇帝那都是好皇帝,可現實卻打臉,真疼!
外勤部既然推薦喬大,想必是他們對喬大有所了解,像喬大這樣的人又怎么可能真的隱居,那外勤部就別開了。據說外勤部有一張儲備將才榜,喬大雄踞第一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真是個悲劇,這二十多年都沒人能超越喬大,喬大也二十多年一直沒有機會領兵,所以他最多就出現在將才榜上。事實上并沒有帥才榜,目前確實沒人能入軍部那群人的眼稱得上帥才的,所以也沒有必要弄個榜,大隆朝久不經大戰,將星稀缺,這也是皇帝不得不捧著喬家的原因之一。
喬國公看的那么快,肯定沒有看見后面的建議,不然估計他還能再撐一會,不會暈的那么快!
送走喬國公,內閣的相公們,軍部和需要配合的其他幾部相關人員陸續進宮,明堂已經待不了這么多人,皇帝轉移到正堂開始議事。
喬屠夫的女兒想當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