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大朝會結束了。
皇帝和閣老們都在思考,喬巧巧現在是暫代皇城司掌事,皇城司掌事巧合是個四品官,是要上朝的,是不是要在暫代上做做文章,干脆就不要讓喬巧巧來上早朝了吧?
雙手插在袖子里環抱著,東郭閣老走在幾位閣老的最后面,他是最后入閣的,也最年輕,自然要謙讓一些。
首輔郎政博站住腳,等了他一會,問道:“你覺得喬掌事上朝是不是不合適?”
這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不合適的。
其他人眼神閃過什么,但并不插嘴,而是直接停在不遠處聽著。
“京都但凡有事,皇上必然是要追問皇城司事情的前后因,總不能每次遇到事再派人去請,耽擱功夫!”
東郭閣老應該是沒有異族血統的,但是他長的也很白,與皇帝走一個風格,白胖白胖的,只是皇帝身材適中,他卻有些小高,特別是在這群老臣中。
所以,他是一個裝著考究、個子高挑、又白又胖的標致老頭,對,標致,他有一對烏黑的劍眉、狹長的丹鳳眼,還有高挺的鼻子,紅潤的薄嘴唇,雖然不是那種標準的美男子,卻很有股邪魅的獨特味道。據說他很像他的祖父東郭今賢。
“雖然這丫頭是個煩人精,不過她向來說話做事不會拖泥帶水,今天朝會雖然晚了一會,可也還好,沒耽誤飯點。”
東郭閣老這話一說,其他幾人也開始議論,是哦,今天朝會上一直在看喬巧巧表演,原本還以為時間過去許多,不想還行,趕的上飯點的朝會,都是正常的朝會。
首輔郎政博也是此時才恍然,明明感覺朝會上說了好多大事,特別是最后那兩件,一個是喬巧巧上陳條建議設立民法典,另外就是她組織京都閨女嫁西北軍的事,按說這么大的事情,可能扯皮也要扯幾天,可她倒是利索。
第一件事她只負責上陳條,提建議,要不要做,怎么做,她不管。其實郎政博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可以加強中央對地方上的控制,收縮地方官的權利,可這件事太大,上上下下實施起來需要花多少精力人力?他想想就頭疼。
第二件事到本來是件小事、私事、好事,偏偏這丫頭給辦成轟動京都的大事,弄的議論紛紛,他也是替她擔心,擔心她下不了臺,光送這么多人去西北就是一筆大開銷,喬家說有錢,其實他知道,喬巧巧的宅子里沒有任何古董、寶石,用的木材也都是廉價的,雖然看起來應該住著很舒服,可不是他這種老人家喜歡的,他就覺得喬家跟喬巧巧一樣,底蘊太薄。
喬巧巧府邸建好之后,就有傳言說喬家巨富,有大量不明來源的財產,皇帝就帶著一眾大臣們去喬家參觀,并蹭了一頓飯,喬巧巧甚至把自己名下的產業,大約的收入、支出大方的說了一些,所以他去過喬家,對喬巧巧也有所了解。
郎政博還是有些猶豫,他道:“喬掌事還小,這滿朝文武,包括書記、內侍都沒有比她年紀更小的了,憑著和太子的關系,她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可不能拔苗助長。”
東郭閣老搖搖頭,他道:“她不一樣,她始終是女子,她的政治生涯短暫。”
郎政博一瞬間被這個理由說服了,還真是,就算喬巧巧以后不回歸家庭,她也不好天天來上朝吧?最多就是在幕后操控一下。
不行,她這么好用的干吏,他這會想想還有些舍不得,忽然他就大笑起來,“哈哈哈!”
東郭閣老聽到郎政博爽朗的笑聲,也跟著低頭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到他們這個年紀最喜歡看見的就是出色的后輩。
郎政博也是擔心喬巧巧爬的太快心態不穩,卻忘記了作為女子,喬巧巧注定不可能像男子一般全身心都用在政治、仕途上,或者說要是喬家有出色的男兒,喬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