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這么一介紹,我也似乎有了一種認識這幾個學生很長時間的錯覺。
“這些書多少錢?還有,姐姐能不能給我寫一張收據?”
“收據?哦,我們店里賣出去的書都會寫收據的。”
我剛說完,小同在一旁連連點頭,“是的,立夏姐姐會手寫一份收據給你,立夏姐姐的字很漂亮。”
這孩子上次來的時候基本上不怎么說話呀,怎么今天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特別開朗而且話也很多。
難道是和同學在一起就會變得比較開朗?一個人的時候就比較內向嗎?
大概是這樣的吧,我大概就是屬于相反的,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想說話,一個人的時候又覺得腦子里有好多故事,好多紛繁的思緒想要表達出來。
所以,我才會喜歡寫作吧,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好像一段人生緊接著一段人生。
我給小宇寫了收據,寫的時候小宇問我是不是可以寫學校指定參考書,我一開始沒有明白,后來大概理解了孩子的心思。
等他們走后,我猜想小宇的爸爸媽媽也許是對他管教很嚴,生怕孩子拿著零花錢會買些無用的書,讀了之后對學習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學到什么不好的東西。
存在這樣想法的父母其實也不在少數,也不是這個時代才有的,在我小的時候,身邊也有這樣的同學,父母不讓他們讀漫畫,不讓他們追明星,甚至有些學習古典音樂的孩子就連聽幾首流行歌曲也會被父母管教一番,說是這樣會影響你的音樂品味。
從這方面來說,我的家教算是特別寬松的吧,爸爸媽媽對我讀的書從來也不會說出“這個可以讀,這個不能讀”之類的話。
“豆子,你爸爸媽媽小時候也不管你吧,讀什么書他們會盯著你嗎?”
“我媽媽其實是想要管我的,你看啊,小宇對吧,你知道他為什么會買歷史書嗎?”
我搖搖頭,“歷史書可不是那么容易讀的。”
“那是因為歷史書里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啊,這本寫柴榮的書我也看過。”
“誒?豆子也讀過這本書嗎?明明看上去放了很久都沒人動過的樣子了。”
“我看過的,差不多在高中時候吧,我那時候也是因為媽媽說高中啊,不要讀閑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