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論個人感情,僅僅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當今皇上屬實是個好皇上。
這是狄懷仁在參加殿試之前對皇上的印象,對于皇宮里的政治斗爭,他了解的不深。聽別人提起其中的激烈,最多也只能是想象。而墨曉嫣在等著蘇碧染身體恢復的那段時間,就曾經跟他討論過:皇子之間的爭斗,其實是為了日后的朝政治理打基礎了。能看的清楚明爭暗斗,籠絡的了人心,日后自然能干出一番業績。.br>
“墨曉嫣”,狄懷仁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后嘴角泛起微微的苦笑。最近他已經努力的不去想這個人了,可是她仍然會時不時的從腦海里冒出來。如今,狄懷仁只希望殿試的時候他能平穩發揮。
這次的科考對于文秀才來說并不難,但是他卻刻意的把自己文章的水準降了幾分,他怕文章太出挑會被皇上格外注意到。在隱瞞身份和答應杜老太爺的承諾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還好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發展了,他的成績是殿試考生中的倒數第二名。這個結果對他來說特別好,又能順利進入殿試,還不會被皇上關注。殿試的時候像上次一樣全程低著頭,雖然這次殿試的考生近百人,狄懷仁出入的時候還是刻意改變了自己的走路習慣。
淹沒在考生里沒被皇上發現端倪,狄懷仁很高興。 @ 可等到分配官職的時候,他就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了,是個窮鄉僻壤的縣令。
官階來說,確實是比上次到書院任職要高一點,畢竟他這回的文章偏向于為官治理,并且文章還多少有些建樹。新皇執政的方向是向著更高的政治理想去的,而先皇則更在意文學修養,也就更看重各級書院的從業人員。
狄懷仁原本是想著從縣令做起,慢慢的升官,想著官員安排要是沒有暗箱操作,基本上就是就近安排。自己最不濟也能回到狄家的縣城或者是周圍,可誰成想,給他分配到了離蜀地較近的臨山縣。
若不是朝廷分配,狄懷仁都不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狄家族老托人多方打聽,才發現是個窮山溝里的縣城,紛紛搖頭表示可惜。可能其中有些人,還心疼自己給狄懷仁進京趕考出的盤纏。
只有狄老先生滿懷信心的對狄懷仁說:“吾狄家兒孫,福可享,難愿受。為朝廷效力,為天子解憂,為百姓立命。問心無愧便好!”
狄懷仁深深的鞠躬,打心眼里感謝這位老先生,也打心底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官場上有所作為。為狄家爭光,為墨曉嫣護航。
依然是書童常松作陪,一路顛簸,歷時月余,總算是到了這個叫臨山縣的地方。縣城不大,卻險些被崎嶇的山路與外界隔絕,縣衙也好找——進了縣城就看見全縣最好的建筑物。常松登門遞上公文和名帖,很快就被師爺迎進了門。
“狄縣令遠道而來,也不提前通知老朽,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師爺是個精瘦的長者,雖然嘴上說著客套的話,但是臉上的表情卻明顯看不起這個縣令的樣子。
這樣的表情,狄懷仁見多了,以前他做秀才的時候,也常常見到,并且會為了少受這樣的鄙視而拼命努力。只不過后來娶了墨曉嫣,也就漸漸不在意這樣的表情了。
“墨曉嫣”,狄懷仁嘀咕著,又一次苦笑。
“狄縣令有何吩咐?”師爺見面前的胖子笑了,趕緊關切的詢問。
“哦!在下……本官的住處在哪里?”先放行李。
“大人請隨我來!”師爺勉強掛上一絲微笑,轉身為狄懷仁引路,一邊在心里暗自盤算著,這個大少爺能在這里堅持多久。
狄懷仁一邊走,一邊觀察這里的設施,雖然這是全縣最好的建筑物,但目之所及卻都是舊物,通往后院的角門竟然掉了一塊。
“看來坊間關于咱們這臨山縣的傳言非虛呀!”狄懷仁心里感到一絲沉重,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