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喜的熱潮褪去后,蘇碧染拿出略微生銹的槍,按照記憶拆開,反復擦拭。又拿出一張略微發黃的紙,細細看著上面的子彈造型,回憶著上輩子看過的軍事雜志,思索著如何推進接下來的工作。
在蘇碧染的記憶里,子彈是合金材料的,這里顯然無法實現。她隱約記得,國內早期的子彈基本都是鐵質,外面刷一層黃銅助滑防銹。子彈內里的結構她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只是卡在了最關鍵的彈藥部分。
墨曉立的意思她懂,既然京城已經放過了煙花,那就說明這里已經先于自己生活過的時代有了煙花。那就可以走捷徑去找匠人買現成的配方。
蘇碧染私底下查過,掌握煙花技術的人極少,幾乎都是煉丹不成卻發現了一門新技術的人,所以這些人都是被皇上捏在手里的。蘇碧染要是想做點驚天動地的事情,就必須自己重新研制火藥配比。況且,煙花里火藥配比跟子彈的肯定不同,要不然在現代,那還不是隨隨便便攢幾個炮仗就能造個炸彈出來。
還好還好,總算被蘇碧染試出了配方。所有人都在賀喜蘇碧染,當然外圍人只是跟著湊熱鬧賀喜,至于有什么可高興的,他們并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只有蘇碧染知道,只是擦出了火花而已,離心目當中的還遠。
蘇碧染命人繼續收集新的爐灰,并且造訪坊間的煉丹大家,與此同時蘇碧染還要自己嘗試改變配方,增強火藥的威力。更重要的是,蘇碧染需要就地找一些工匠打造鐵質子彈。
異地他鄉的,之前召集鐵匠的方法自然不能用了。于是蘇碧染把招工匠的事情安排給了墨曉立,他見過手槍,又看了子彈的圖紙,知道要完成子彈的制造,需要什么樣的手藝。
墨曉立直接遍訪城內外鐵匠鋪和私人鐵匠工坊,用成品和作業流程進行第一層篩選。
然后從這些鐵匠手里買同樣的工具,再去找這些鐵匠的顧客,讓他們用不同鐵匠打造的工具進行對比,從而獲得這些顧客使用體驗,從中再次篩選手藝更精湛的鐵匠。
經過這兩層篩選,可選的鐵匠范圍就大大縮小了。.
最后一關,墨曉立直接找些個廢工具,讓一部分選中的匠人做彈殼,另一部分做彈頭,至于蘇碧染說的底火裝置和撞針什么的,則由自己親自研究。
蘇碧染對于墨曉立的安排十分滿意,這樣她就能騰出手來自己琢磨紙殼子彈,以防鐵質子彈生銹引發炸膛或者有其他問題。
另一方面,蘇碧染安排手下就地開始新一輪人力囤積,略高于當地均價買青少年仆役。買回來的仆役交給車夫培訓,每日除去基本灑掃就是練功夫&ash;&ash;這是所有進杜府的仆人都要經過的流程。這也是為什么當初遠行,墨曉嫣會是整個隊伍里最菜的人。@*~~
所有事情都緩慢的向著蘇碧染心里期望的方向發展著,而蘇碧染心里也清楚,自己做的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情。如果成功了,單單是兵器發展這塊,就推進了幾百年的歷史進程。
哦!這樣的話,也有可能把墨曉嫣從那皇宮里救出來。蘇碧染心里時不時會泛起這樣的念頭,曾經堅硬似鐵的蘇碧染,在重逢墨曉嫣之后,接二連三的生出了軟肋。
墨曉立很快就拿著一些待組裝的子彈來找蘇碧染復命了。
大夫人,如今我們只差最后一步就能成功了。即便聰明如墨曉立,在沒有知識背景的時候,也只是個天真的古代人。
差遠了!蘇碧染語含不快,因為她的紙殼子彈沒有一絲進展,反復的失敗打擊了她的積極性。
墨曉立熱臉貼了冷屁股,訕笑一聲說道:能,不能為大夫人解憂。
你已經是個能干的了,而且你還學到了墨曉嫣身上的一點好品質。蘇碧染抓起一把彈殼,又撒回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