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我那先生,就是一個地痞流`氓一樣,有東西孝敬他,他就教你幾個字,至于四書五經(jīng),圣賢語錄等,幾乎都沒有教過。”
“那你可有自學?”
“也有的。”葉逸點了點頭。
章子風突然興趣大起,說道“那我考考你,你詩文上的學識不錯,就考你詩文如何?”
“也好,有您這老牌大學士在提點一二,對我縣試也能事半功倍。”葉逸笑道。
章子風郎朗上口,就來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出自何處?”
葉逸聞言,腦海浮現(xiàn)而出答案,道“出自先秦的《越人歌》,原文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當葉逸把完整的詩倒背如流的說出來,章子風臉上露出詫異之色,竟然還能背出完整的詩文?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章子風再問。
“出自兩漢,佚名,文是《上邪》原文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葉逸再次把原文背了出來。
章子風一愣,詩文方面葉逸竟這般了得?
章子風不信邪,轉(zhuǎn)爾問前人語錄,“守經(jīng)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quán)。出自何處,是何意思?”
葉逸聞言,腦海快速運轉(zhuǎn),這種前人語錄有很多相同的,對比論語十則這些經(jīng)典名言的話,章子風所問的就比較偏科了。
不過在隋末科舉趕考學的就是這種前人圣人語錄,填空補缺等,所以葉逸要想在科舉中脫穎而出,這些東西也是需要硬背的。
好在葉逸熟讀圣賢書,古史,野史等都有侵淫,想了下問道“這是不是出自史書的?”
“沒錯,具體點呢??”章子風笑問,還以為能難到葉逸了。
葉逸笑道“要是我猜測的沒錯的話應該是《史書·太史公自序》篇中,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jīng)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quán)。”
“意思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就只會株守常規(guī)之事卻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發(fā)事件則不知如何靈活對待。章老哥,我說的可對?”葉逸笑道。
“你……這都知道?”章子風愣神過后,當即說道“有如此學識,縣試必過矣。”
“盡力而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