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查閱續命之道。”
“傳聞近年來他為了尋得天地間的陰氣,以平衡體內的正陽之氣,走遍了千山萬水,最終在這天涯海角的海角中,獲得了陰氣。”
“正陽道長也因此而一步跨入修煉一道,此番開設文會,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他當年的判定是正確的,文學與玄學都是有共同點的。”
“今日來參與這文會的人,無不是看重了正陽道長的陰陽續命之道,都想過來看看正陽道長會說點什么特殊的見解,以便有朝一日我們也能用的上場。”
叫張仁的男子聞言,點了點頭,道“好吧,但我始終難以理解為什么要選擇在這個地方開設文會,哎!”
“或許是正陽道長想在這里修繕一座道館,以便日后有更多的人前來上香,他也能一心向道,又能從旁把他所學會的東西傳授后人。”
“原來如此,那這么解釋我就能理解為什么要選擇在這里開文會了。也不知道此番大楚可有代表前來?”
“應該會來吧!十年大比,此番不正是一個提前讓國內學子磨礪的機會嗎?不然十年一次的大比,又落敗的灰頭土臉的話,大楚可就要丟人了。”陳忠搖頭笑了笑道。
“哎!可惜,大夏惠帝才華橫溢,有勇有謀,大夏發展迅猛,兵強馬壯,已蓋亞我們大齊國,不然有我們大齊國與大楚國同盟共存,大夏縱使有一萬個膽也不敢在十年大比后找借口揮師南下。”張仁頗為無奈的說道。
“這話還是不要說的好,小心隔墻有耳,說我們造謠生事啊!”陳忠提醒道。
“這是眾所周知的東西,何懼他人誤會?”
“畢竟大夏還沒行動,貿然傳謠,難免不會刺激到大夏真做出這般行為來。”陳忠道。
“可是……”
“行了張仁兄,我們還是過去看看吧!要知道此番五國書生,難得齊聚一堂,可莫要去遲了,錯過精彩的比拼。”
“好,請。”張仁做了個請的手勢。
葉逸與王大海一路相隨,聽著他們的一番交談,葉逸有些愕然,十年一次大比?這是啥玩意?
之前聽蘇奕歡的三姨娘韓霜有提過一下,只是忘了問,此番再聽人提,好像還關乎到大夏會不會揮兵南下,葉逸不得不慎重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