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顆龐大行星。
飛船在空中掠過,不斷有畫面傳進托里奧號上。
立體投影的一旁,幾排數據正在不停的變動。
正是通過L1號記錄下來的,這顆星球的參數。
足足一個小時的時間過去,飛船環繞整個星球,按照不同的航向飛行了幾遍,整個星球的測繪工作完成。
整個星球直徑為公里,這樣描述或許不夠直觀,以方元穿越前的藍星做比較,大約是藍星體積的2.3倍。
雖然大,但是這顆星球上卻只有一片海洋,面積七千多萬平方公里。
其余地方,有零星的湖泊和江河存在。
所以,這個星球的陸地面積十分巨大,但同時也表明,這顆星球缺乏水資源。星球陸地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戈壁,幾乎寸草不生。
因而托里奧號墜落的地方真稱得上幸運,就在一處大湖泊不遠,足以滿足方元發展的需要。如果是落在沙漠中,那才真是欲哭無淚。
而測繪的另一個消息,既讓方元高興,同時又很失望,那就是這顆星球上,沒有任何文明存在的痕跡。
沒有敵對,就意味著方元在這顆星球上可以毫無顧忌的發展。但也因為沒有其他文明,方云的暴兵計劃還得再一次延遲,至少要到沖出這個恒星系后。
“L1號,這里是指揮室!”
星球測繪完畢,被臨時抓來充當聯絡員的陸戰隊員開始繼續與L1號聯系,發布下一步的指令。
“L1收到,請指示。”
“本星測繪完畢,請進行下一步的探測工作。目標為本恒星系。”
“L1收到。”
聲音剛落,長達百米的飛船,直接突破天際,向太空飛去。
眾所周知,適居星球的誕生十分苛刻,首先,必須得是螺旋河系,例如方元穿越前的銀河系,以及如今所在的這個河系,都是螺旋河系。
其次,必須是在恒星的行星宜居帶范圍之內,當然這個宜居帶因恒星的大小而有變動,但條件卻是相同的,能吸收適度的熱量,使星球擁有液態水。
所以即便是恒星以千億量級為計算單位的螺旋河系,也僅僅只有百分之六左右的恒星能夠誕生這樣的星球。
再加上其他的條件,還要在這其中淘汰大部分,因此一個河系中的適居星不會太多。
但現實給了方元巨大的驚喜。
L1飛出太空后,首先便是加速向恒星飛去。
方元這時才知道,自己立足的星球,是恒星的第四行星,而僅僅2300萬公里外的軌道上,恒星的第三行星,竟然也是一顆適居星。
星球直徑公里,比方元所在星球直徑少了一萬多公里,但卻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水資源充沛。
雖然依舊沒有智慧生命,但這顆星球卻給了方元更大的發展空間。
越過第一顆行星的軌道,L1號圍繞太陽旋轉一圈,再次返回,向恒星系的邊緣進行探測。
不過這顆恒星系確實比較巨大,L1飛船的飛行半徑僅僅只有1光年的距離,大部分宜居恒星系的半徑也就一光年左右。
不過行星的軌道可不會這么遠,越過茫茫的小行星隕石帶,僅僅十三個小時的時間,L1號已經飛抵最后恒星系的最后一顆行星。
距離恒星六十五億公里,隱沒在黑暗中的行星,即便是太陽的光芒照射到這里,也需要六個小時。
整個行星完全冷寂,太陽只是一顆拳頭大小明亮的星星。
這當然不是整個恒星系的全部,還有更遙遠的柯伊伯帶,甚至更外邊還有冰,塵埃等組成的云。
但那些,暫時還不需要前往查看。
所以第一次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