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意味著什么?
更厚的裝甲,更大口徑的主炮。
當然,這也意味著更大的艦身,更強勁的動力。
戰列艦的研究所,與星際母艦的項目所相隔不遠。
從星際母艦研究中心出來,方元就徑直向戰列艦的研究所而去。
方元穿越前,歷史上就曾經有過戰列艦與航空母艦之爭。最后以航母勝出,戰列艦黯然退場而告終。
曾經的巨艦大炮主義,只留在軍事的歷史上,證明其曾經的輝煌。
同樣,在星河聯邦,雖然已經有戰列艦與星際母艦,也存在著兩種主力艦的爭論,只是戰列艦,未曾退出舞臺罷了。
而這樣的爭論,似乎通過基因傳承到特區,即便還沒上船臺,甚至都還沒開工建造,負責各自項目的兩方研究所,早已經為此爭論許久。
甚至可以預見,這樣的爭論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延伸到艦隊之中。
也因此,就算是方元的視察,戰列艦研究的負責人,也只在自己的門口等候方元,并沒有到星際母艦研究中心去等。
不過只是一點路程,而且還有人帶路,方元自然不會迷路,同時他也原諒了戰列艦負責人的任性。
與還沒完備的星際母艦不同,戰列艦實際上已經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
方元這次來三區,第二個目的就是參加戰列艦的評估會議。
在參觀星際母艦研究中心的時候,奧貝斯坦與巴爾鮑利等軍事高層和艦隊將領,已經先一步來到了戰列艦研究所。
整個戰列艦的研究,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此之前,研究所已經攻克了絕大部分的難關。
比如動力,雖然戰列艦研究所與星際母艦研究中心勢同水火,但是動力系統卻使用的同一套!
都是十萬米級別的戰艦,所用的推進動力系統自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其次就是裝甲,這正是星際時代戰列艦與戰列巡航艦最大的差別之一。
雖然戰列巡航艦比巡航艦又更厚的裝甲,更強的能量護罩。但比起戰列艦來,戰列巡航艦的裝甲和能量護罩又遠遠的不如。
而戰列艦與戰列巡航艦的第二大區別,就是主炮了。
這就是戰列艦最后一個還沒攻克的難關!
代號為NL600的主炮研究,一直拖在最后,進度不大。
在軍事工業的會議上,奧貝斯坦也提出過這個問題,當時軍方一直要求的,是680m口徑主炮。
不過隨著W191星域戰爭的結束,軍方認為現階段不要面對的是海盜組織,更大口徑主炮的需求還不那么迫切。
在降低要求后,使用成熟的560m口徑主炮,最終得以讓第一款戰列艦的設計完全。
雖然還是有遺憾,但到底是戰列艦,在防御上的強悍,不是戰列巡航艦所能比擬的。
方元來到戰列艦研究所的門口,奧貝斯坦領頭,一群軍方人員和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一起迎接。
“好了!不用搞得那么隆重,都來齊了吧?”
奧貝斯坦點點頭,回頭看了看一個個面上帶著喜色的屬下。
“都到齊了!”
“那走吧!都去聽一聽!畢竟是咱們的第一款戰列艦呢!”
在一群人輕聲的歡笑中,大家一起向報告廳走去,哪里有專門的人員介紹和匯報。
不久的時間,報告廳到了。
在大廳的正中央,一艘全息投影的戰艦模型正緩慢的旋轉,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圍著模型四周坐下,介紹人員走到中央,開始向方元和軍方人員進行解說。
“指揮官,各位將軍,大家看到的,是我們推出的第一款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