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小鎮。
清晨的太陽從東方升起,晨輝照在小鎮上,好像布下一層薄薄的光輝。
比起三年前,如今的晨光小鎮要大上許多,以往封閉與沉寂的枷鎖都在魯本回歸后,被逐漸打破。
小鎮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常駐在此的人口也已經達到五千。也就是說,除了原本的三千人口,短短三年間,這里的人口增加了兩千。
魯本的周末課堂依舊在繼續,不過已經不在山谷之中,同時也因為學習的人太多,也不再由魯本親自授課,而是根據不同的學習進度,從最開始跟隨自己學習的人中挑選幾個分別教授一個班級。
在看多了從附近的城市,臨近星球,甚至遙遠星球上趕來求學的人之后,村民們現在對于陌生人的到來,已經不再好奇了。
有人堅守下來,當然也就有人離去。
離去的人中,有一些是學不進去,黯然離開,但更多的卻是覺得學有所成,回到自己的家鄉傳播魯本的這種學問。
隨著三年的發展,在依沙克大星區魯本的社會學或者還不顯名,不過在以昂波星為中心,附近數百光年內,十有五六的行政星上,都存在著魯本的學生。
雖然這些星球同昂波星一樣人口稀少,大多數地方都顯得封閉與貧瘠,但也正是這些地方,對知識的渴望顯得更為強烈。
也正因為如此,魯本傳授的社會學才能這么快速的傳播開來。
在這些星球上,聰明的人會思考,為什么這里會貧窮,曾經的他們只會在思考后,得出這里距離核心區域太遠,帝國根本不愿意對這里進行更大的投入。
因為這樣的結論,許多聰明的人或者自認為聰明的人離開了這里,到核心的繁華區域去闖蕩。
他們或者成功,或者失敗,但是對于曾經思考的問題,在見識了繁華以后,都深深藏在了心底,不再去觸碰。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
魯本的社會學很好的解釋了一切,且把目標直指向帝國的權貴,沒有收益的投入或者見效太緩慢的投入,總是不會進入他們視野之中,哪怕是政策性的支出,執政的依舊是他們。
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些大逆不道,但在依沙克大星區這樣偏遠貧瘠而又封閉的地區,事實上人民本就缺少對權貴的敬畏。
畢竟那是太遙遠的存在,而人們更多的目標是要活著。
何況,魯本的這個說法并不是無的放矢,他同時還列舉了數百年間帝國的一些經濟舉措,無不證明著自己說法的正確性。
兩年前,三個來自依雅星的學生回到了故鄉,他們一邊向其他人傳授社會學的知識,同時還組成了一個社會發展研討小組。
這是一個類似讀書心得體會交流一樣的組織,最開始是半個月開展一次,最初的小組成員只有三人。
后來,隨著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小組成員由三個很快增加到十六人。
通過觀察,三人發現這個小組有增強對社會學理解與加深學習的效果,于是在去年返回昂波的交流中,把這個方法高速了其他的人。
于是短短一年時間,這種社會發展研討小組在各個星球上都紛紛建立起來。
經過一年的發展,這些研討小組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少的幾十人,多的已經有數百人規模。
當然,其中發展最好的,當然是昂波星,這里的社會發展研討小組有多達三千余人的規模。
隨著各個研討小組的成立,有人做了統計,在傳播魯本社會學的三十多個星球中,參與社會發展研討小組的人一共有人。
這些人,都是真心熱愛這門學問,而且學有所成的,算的上是骨干分子了。
既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今年的研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