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戰場四十多光分,虛空之中,一支龐大的母艦編隊安靜的矗立著。
雖然沒有移動,但卻顯得十分的繁忙,一群群的戰機從母艦的航道艙飛出,然后在虛空中做簡單的集結,就向戰場飛去。
二十二支艦隊,共計一百七十六艘母艦,占據了一大片的虛空。
作為母艦的貼身護衛,二十多支巡航艦就在母艦停泊的外圍緩緩的移動。
至于更外側,由巡航艦與驅逐艦組成的防御陣型,不斷地向四周掃視,以保證母艦的安全。
戰機好像沒有盡頭,一直不斷地向戰場飛去,每一批集結起來的戰機,數量都在兩萬多架。
而釋放這樣的一個編隊,在場母艦僅僅只需要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每分鐘,從這里出發,趕往戰場的戰機就達到2萬多架。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一個多小時后,母艦的所有戰機釋放完畢,到時候戰場上,將多出近兩百萬架戰機。
這些戰機中,其中一半帶著與驅逐艦主炮相同的200m主炮,也就是說,戰場上會突然多出大約七萬多艘驅逐艦的戰力來。
而同時,還有近百萬的轟炸機,攜帶著數百萬枚奇點炸彈,如果這些炸彈一起投擲下去,或許真的能破開虛空也說不準。
不過誰也不敢這么玩兒,且不說戰場中還有己方的戰艦,只說真的破開了虛空,造成的后果,也是誰也承擔不起的。
更何況,這支艦隊也釋放不出這么多戰機了。
距離核心處的母艦最遠的,是25光分外游弋的驅逐艦,這些驅逐艦以三十光分為一間隔,組成了最外圍的偵查網絡。
緊接著,在后方二十光分,則是母艦編隊的第一防御層。
接下來是兩光分內的第二防御層,最后才是母艦編隊停駐的地方。
第二防御陣型前,一支巡航艦編隊緩緩的試過,在他們的一側,有一支驅逐艦編隊緊緊的跟著。
指揮艦上,巡航艦編隊的指揮官高坐在位置上,安靜的指揮大廳中,所有的艦員都安坐于自己的崗位上。
只有掌管偵測類系統的艦員,才認真的看著面前的顯示屏。
而距離這支艦隊近45光分,又一支母艦編隊緩緩的停了下來。這支母艦編隊,在戰場之中,沒有任何一方發現。
這正是特區的母艦編隊。
此時,剛剛好一個一萬多架戰機組成的編隊成型,向四十五光分外的德勒姆帝國母艦編隊飛去。
每一分鐘,特區的母艦編隊就可以釋放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架戰機,這個數目看起來比德勒姆帝國的每分鐘釋放戰機數量少一些。
但是,這是因為母艦數量造成的。
德勒姆帝國第二次增援艦隊集群總計有22支艦隊,合計176艘母艦。
而特區則是八支艦隊,96艘母艦。
雙方母艦的戰機釋放幾乎相同,都是一分鐘5架,而每艘母艦又都有24個戰機通道。
這就是特區艦隊每分鐘釋放戰機總數的由來。
“這里是指揮機,請聽到指示的戰機切換到第102指揮頻道。”
在母艦邊緣,數百架看起來體型十分臃腫的戰機不斷的徘徊著。這種沒有自衛能力,速度也并不很快的戰機,正是特區新一代的指揮機。
它是一個集通訊,指揮,偵測為一體的輔助戰機。每一架指揮機,除了擁有戰艦一樣的一光時極限偵測距離外,同時還可以保障一千余架戰機的通訊,并有一個高端智能的超級指揮系統。
隨著一架架戰機進入這個頻道,一個指揮機的智能指揮開始。
每一架被編入這架指揮機的戰機,都可以共享這架指揮機開拓出來的通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