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尼斯頓星云,PN-S星系。
這顆充斥著黃沙與巖石的星球,是第一個被摧毀了機械工廠的行星。
即便如此,龐大的機械軍團在沒有了后續補充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到了現在!
十幾年過去,這顆星球半數區域都已經被陸戰隊占據,但機械軍團依舊在頑強的抵抗。
一直到節點戰役開始!
剩余的機械軍團開始進行最后的反撲,雖然一度突破了幾道防線,但是在節點星球隕落后,還是撤退了!
陸戰隊在這次戰斗中,當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機械軍團的損失同樣巨大。
按照最終的統計,剩余的機械軍團戰斗單位,已經不多了!
在收復了幾道防線后,PN-S星系的陸戰部隊指揮官就一直在籌備著反攻。
當然,這一次的指揮官,不再是奧斯維爾,因為戰功卓越,奧斯維爾已經成功升任溫尼斯頓星云特區東部戰區陸戰部隊指揮官。
如今的指揮官,名叫龐特。
一份名叫《鏟除計劃》的作戰計劃,在兩個月內被制定了出來。
計劃中,將動用105個陸戰師,36個陸戰旅,共計270萬的部隊,進行最后一擊。
這一次,將要把已經失去機械工廠支持,殘存在這個星球上的機械軍團連根拔起。
幾十個陸戰師旅,將部隊化作一個個陸戰營規模的戰斗單位,開始向著漫漫黃沙的星球前進。
當然,類似的行動,在其他星球上也有。
十幾年來,被摧毀的機械工廠也不止這一座。
同時,在摧毀節點的戰斗中,也有幾顆星球淪陷。這種淪陷的星球,在節點星球戰役后,就一直處于艦隊的監視之中。
監視只是臨時手段,最終目標同樣是再次登陸,將那些被摧毀的據點重新恢復過來。
畢竟太空中的監視,完全不知道機械軍團在一個個荒漠一般的星球上,到底在干什么。
萬一哪一天,忽然其中一個被完全占領的星球,就變成了下一個節點星球呢?
這可說不準,是有一定可能得。
所以,最近各個星球的陸戰部隊,進攻和打擊的計劃層出不窮,投入兵力比起PN-S星系多的計劃也不少。
唯一讓PN-S星系的戰斗引人注目的,就是徹底拔除機械軍團這一個看起來比較有說頭的計劃。
要知道,這可是意義重大的!
一支陸戰營沿著山脈的一側緩慢的行進著,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輛體型碩大,類似鉆探使用的工程車。
機械軍團的機械獸慣于在深厚的沙層中躲避伏擊,所以每過一段時間,這輛機械都會停下來,探測一下沙子的厚度。
這樣的探測,可以將整個星球未占領的部分,劃分成一塊塊不同的區域。
沙層深厚的危險區域,沙層淺薄的低危險區域以及巖石安全區域。
這樣一來,不僅大幅度增加了陸戰隊活動的范圍,同時還壓縮了機械軍團慘余的空間。
部隊緩緩的停了下來。
前方的探測設備將鉆桿向著沙地中放下。
不一會兒,數據就出來了。
“要小心,這一片區域的沙土厚度達到了18米,非常適合機械獸活動!”
從探測設備上發出的訊息,讓整個陸戰營都做好了戰斗準備。
從觀測設備上看,整片沙海都十分的平整,土黃色的沙子在沒有風的情況下,靜靜地鋪滿了大地。
“上傳數據,同時連接這片區域內其他部隊的數據,看一看是否有幫助!”
營長阿凱吩咐道。
不一會兒,一個橢圓型的模型就出現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