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也沒說什么,就點了點頭,“不過剛才你說的也對,女子確實不該太守規(guī)矩,你身為男子有這樣的想法是極好的,想來嫁給你的人,不拘于形式,也是很好的。”李雪含蓄的笑笑,“是,是啊。”
“是早上接親,中午就在這里拜堂嗎?”李雪接著問,按照電視里演的一般都是這樣。
“不是。”
“啊?那是什么?”怎么又看到的是假的嗎?李雪不解的問。
老先生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也就是說,晚上舉行婚禮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婚禮習(xí)俗。所以是“上午接親,晚上拜堂”的說法,中國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黃昏以后。‘結(jié)婚與黃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結(jié)婚的例證,說明女人在黃昏結(jié)婚后改變了自己的姓氏。”
“原來是這樣,還挺有講究的,忽然感覺結(jié)婚為什么叫結(jié)婚了,兩個人可以一直從年輕攜手到黃昏年齡,也是一種浪漫,還有女子在黃昏結(jié)婚后改變了自己的姓氏,很有意義。”李雪暗自感嘆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現(xiàn)代,他們這邊的風(fēng)俗一般都是中午迎親結(jié)婚,南方是晚上結(jié)婚,晚宴,有了這層意境,忽然很想再以后和孟天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在黃昏結(jié)婚,很有意境。
“是,你可別小看了,我們一直流傳下來的文化,結(jié)婚雖然繁瑣,可都是有意義的,每一步怎么做,應(yīng)該做什么,你所言的形式主義,都有你不知道的美好寓意,等你深深的知道它們的意義之后,就會很喜歡每個流程了,你現(xiàn)在覺得繁瑣是因為還沒有開始辦婚禮,等你辦的時候,就會抱著期待的心情,把每一步都做好,你知道,每一步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對以后的美好祝福。”老先生想起了自己和娘子成婚的時候,是多么的愉悅,所有的禮節(jié)到今天都是美好的回憶,所有的過程還都在歷歷在目。
“對于文化,我從來都沒有小瞧過,有的只有尊重而已,只是接觸的不太多,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文化能讓后代看下記下,永遠流傳下去,難怪每次拜完堂后,直接就送入洞房了,原來結(jié)婚的時候是晚上,原來是這樣,以前都不懂。”李雪望著前面說著,“聽先生你這樣一說,我忽然覺得,這場婚禮很有趣,很有味道,新郎是不是馬上就要來了。“
”應(yīng)該是快到了,等新郎到了以后,就開席了,路過這的時候,員外安排了人發(fā)喜糖和紅包,大家都聚在這里就是為了這個。“老先生也期待的看了看路口,李雪放眼望去人越來越多,自己剛才路過的地方都站滿了人,本來想打聽完就直接回去,現(xiàn)在一時想出去根本出不去,只能被夾在這里,她深深的呼了一口氣,我在這里留的時間不多了,還要在這里卡卡段時間,實在是太浪費了,她心慌慌的左看看右看看,希望能趕緊回去幫潤寧準(zhǔn)備婚禮上的很多東西,“在這里還是第一次見這么多人。”果然只要是有點小實惠的東西,無論多奔波大家都是回來的。
“老先生,這么多人來,要是等會發(fā)紅包的時候,像您這樣稍微有些年紀(jì),我這樣比較瘦弱的,會不會被推來推去,摔倒之類的。”
老先生只說了一句,“等會你就知道了。”便看著遠方。
“新郎來了。”遠處穿來幾個大嗓門的聲音,李雪跟著一群人統(tǒng)統(tǒng)的把頭回過去,仆人們開始從門口拉著紅毯過來,到了路的盡頭,還沒一會,新郎就來了,李雪看馬上所坐之人,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身穿一襲蘇繡紅色錦袍,腰系五彩蠶絲白玉帶,足蹬青緞白底小朝靴,對著兩邊的百姓們一直拱手,表示感謝,身后幾個人站成兩排,對每個來參加婚禮的百姓都發(fā)放紅包,沒有像想象中的往人群里扔,而是井然有序的一個一個的給著,百姓們也不擠,李雪想象的兇殘的畫面并沒有出現(xiàn)。
新郎離他們越來越近,看上去是個白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