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記得積蓄,那樣有一日失去任何人的關心,都可以不愁衣食地傷春悲秋,緬懷過去。的確,結婚后的女人,一定要有錢。而我想,男人也好,女人也罷,比錢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自己。無論做了誰的妻子,誰的丈夫,都不能忘了,你首先是你自己。無論跟誰在一起,婚姻都是一場自我的修行,重要的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自我經營。兩個相愛的人,不應該像兩只刺猬,擁抱都會戳傷彼此,像旁觀者一樣做自己,才更容易用同理性看待婚姻。“
彈琵琶的女子深深深深的沉默了,這些以前她從來也沒有聽過,只是聽父母說,需要跟個好人在一起,穩穩當當的一輩子,可是自己又接觸不到一些人,只能,隨便的找個商人嫁了,可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很怕……以后再也找不到那樣的人了
第一反應就是出現的這句話,古代的等級觀念還是挺重的,四個等級,士農工商。商人雖然有錢,但是地位低啊,農和工就是勞動力,日子還是挺累的吧。大家閨秀一般都是門當戶對才嫁人,平民女子如果想變得好一點,那也是盡量嫁一個好人家,書生就是現在所謂的潛力股吧,書生首先地位比較受到尊重,然后在科舉制的情況下,書生科考就意味著有很大可能步入上一層階級。也有榜下捉婿這樣的事情啊,看來,書生在古代真的是很受歡迎的。
“那也得看人適不適合呀,你好好想想,是自己的幸福重要,還是別人的流言蜚語重要,這孩子不孩子的,以后再能說不是嗎?”
“嗯……”
“也只是個想法,如果你覺得不好,可以不這樣的,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來吧。”
“嗯……”
今晚說的也會怎得是夠多了,“要是沒什么事情的話,你先好好的再想象,如果沒什么事情,我就先回去了,有些晚了。”
“真是麻煩你了,為我想這么多。”
“沒事,沒事,我就是一個愛操心的人。”淑苑擺擺手。
回到宮里以后,淑苑給宮里的丫鬟說著這些事情,丫鬟們擺擺手,“沒想到過日子是那么復雜的事情。”
“是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嘛,有些事情,真的永遠是不會變的。”
“她可以用她的嫁妝開店的,如果是嫁給商人的話,她的嫁妝應該是不會給商人的。”
“還有這個說法?”
“嗯,是聽學堂里的人說的,人們常說得‘良田千畝,十里紅妝。’指的是發嫁妝的隊伍排列綿延數里,這個場面我們在各種古裝電視劇也早就見過,但是你一定以為這只是大戶人家擺排場。不,古代‘厚嫁’這個風俗幾乎是普及到家家戶戶的。甚至坊間還有一種謠傳,無嫁妝則難以成親。即使當時皇家同宗的‘宗女’,如果家境貧寒也常常嫁不出去。”
“是這樣子?”淑苑默默的把這件事情記在了心里,阿蘭繼續說道,“古代的‘厚嫁風尚‘其實也被不少文人墨客說,尤其在嫁妝盛行的宋代,出現了攀比、貪圖嫁妝的社會現象以后,讓很多人也產生了反感。“
可是那些美好的寓意和傳統儀式感流傳至今卻離我們現代人越來越遠,淑苑想著,古人的厚嫁,今人的厚娶,經濟形態也由“婆婆經濟”變成“岳母經濟”,有人說中國的房價是由“岳母”推高的,這個說法對與錯我們暫且不論。算了,無論厚嫁和厚娶都不可取,用父母的一生積蓄滿足兒女對婚姻的奢侈的想象,本身就不可取。
“紅妝,原來是這個意思,我一直以為是,女子化的妝而已。“
“哈哈哈,其實是嫁妝。“
“對了,你再跟我講一講,巴清的故事,我聽說過一點,但是不太清楚。“
“嗯,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應該有書。”
“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