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女見性院的丈夫穴山信君和三女真理姬的丈夫木曾義昌分別投靠了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六女松姬畢竟是織田信忠名義上的妻子,她們也都不會有危險。可慮的就是菊姬的二哥海野信親、五哥仁科盛信、六弟葛山信貞和七弟安田信清,其中仁科盛信和葛山信貞與菊姬是一母所生。”海野信親是個盲人,幼年就出家為僧,后來為了拉攏真田家,武田信玄才讓他還俗,繼承了真田家原來的主家海野家。海野信親也從來不管事,照樣在家吃齋念佛。織田軍攻來時,他來不及逃走,逃到寺廟中又做了和尚,但是還是被織田信忠殺害。他的兒子武田信道本來難逃一劫,但是德川家康的一名家臣大久保長安本是武田家臣,在武田信玄死后,因為武田勝賴不聽勸諫,便逃離武田家,投奔德川。他想起武田信玄的恩義,覺得應當盡力保全武田信玄的血脈,他勸諫德川家康,與其遵守織田信長的命令,不如暗地收留武田家的余黨,擴充自己的勢力,德川家康深以為然,大久保長安便把武田信道保護了起來,其血脈一直延續到現代。仁科盛信不肯脫逃,在高遠城拼死抵抗織田軍,其部下三千人全部陣亡,本人壯烈戰死。松姬帶著仁科盛信的夫人子女逃到了北條家的領地,松姬出家為尼,將仁科盛信的后人隱匿在庵中,北條氏政知道此事,但是他的妻子黃梅院就是仁科盛信和松姬的姐姐,他背叛親人,覺得對不起已故的妻子,心中愧疚,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讓松姬等人一直平安生活了下去。后來北條家滅亡,其領地為德川家康所有,德川家康也善待仁科盛信的后人,其血脈也延續到現代。”
“這事情是真的嗎?”淑苑心里存著疑惑,“如果是,那生活還真的是有趣。”
“葛山信貞和安田信清兩人本來想投奔上杉家,然而葛山信貞半路被織田軍擋住去路,只得自殺,只有安田信清一個人逃到了上杉家。武田家徹底不復存在了,武田家的菩提寺住持快川紹喜當年是教菊姬文化課的老師,他本是美濃國的大名子弟,出家之后做了大寺住持,但是因為痛恨僧侶們爭權奪利,拋卻職務當了云游僧人,后來被武田信玄禮聘至甲斐。快川紹喜守護武田家祖廟,拒絕交出武田勝賴父子的遺體,織田信長下令縱火焚寺,快川紹喜坦然道“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與全寺一百五十余名僧侶一同在大火中圓寂。從小連感冒都沒得過的菊姬病倒了,她一度想和上杉景勝離婚,然后和妹妹一樣出家為尼。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老師、四個哥哥、兩個叔叔,還有無數親朋故舊都死了。到最后,自己還是沒能幫到武田家,作為武田家的公主,現在武田家都沒了,她對上杉家的政治意義也沒了,她武田家公主的身份已經成了上杉家的累贅。但是當她向上杉景勝提出這件事的時候,上杉景勝的答案是你是我妻子,我是你丈夫。雖然成婚已經三年了,但是上杉景勝沉默寡言,夫妻倆交流極少,菊姬也不明白上杉景勝到底在想什么。直到此時,菊姬才真正發自內心將上杉景勝視為自己的丈夫。上杉景勝愛她是因為她是菊,而不是因為她是武田家的公主。”淑苑看到這里,心里又是一陣暖流,這樣的愛,自己從來沒有過,以前……沒有,以后也不會有。
“第二天,上杉景勝宣布安田信清改名為武田信清,任命他為筆頭家老,領一萬石俸祿。這是個什么概念呢?筆頭家老也就是首席家老,上杉家本來只有直江兼續一個筆頭家老,也就是說,武田信清成了上杉家除了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之外的第三號人物。上杉景勝此舉引起了上杉家臣的巨大不滿,換成是誰都會不滿的,大家為上杉家辛辛苦苦賣命幾十年,很多人還有父兄子弟戰死,而且大部分是死于武田軍之手或者武田家的陰謀,現在來了個武田家的少爺,就因為是主公的內弟,什么功勞也沒有就爬到了所有人頭上,大家哪能服氣。這個時候,直江兼續出來解釋了,你們不是總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