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來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會中呢?”
燕吉恩“劉之杰后來官至制置史,有一回,他到某州視察工作,當地的官員接待他,在聊天時,那名官員說,‘我與大人恰好同年登第,有一事正想告知大人。’劉之杰便問他是什么事,那名官員屏退了左右,對劉之杰說,‘當時我在考場上,也去上廁所,見到了您遺落的卷子,發現還欠第二、第三兩道大題沒做,就順便帶回了考場,替您把那兩道題答了,然后交給了考官……’劉之杰一聽,如夢方醒,連忙向那名官員表示感謝,說,‘我一生官場仕宦,都是您所賜的啊!’”
大家聽完搖搖頭,燕吉恩接著說“這些啊,都是一些讓大家開心的事情,不過,說實話,你能這些事情,可能都遇不上,我呢,雖然年紀比你們大不了多少,但也算是你們的師傅,現在的愿望,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穩穩當當的考上,為師所有的愿望就已經實現了。”
淑苑“就是這考試的時間有些太短了,三年一次,實在是時間有些太長了,不然那一年一次的話,大家就”
燕吉恩“古人有‘春闈’、‘秋闈’與古人信奉的‘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秋者,物皆成象而聚’的觀念有觀,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對自己任用的禹、后稷、皋陶等22名官員,首創‘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的考核辦法,每三年考核一次,根據三次考核成績決定升降,這是中國最早的‘三年考’記載。周代時,‘三年考’已出現于學生考試中。據《周禮·地官》‘鄉大夫’條‘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
淑苑“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王安晏“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考,對在校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知識水平進行考查,從中選拔出品德優秀、才華出眾的人。”
淑苑“自古以來就是三年一大考?是因為傳統就是如此嗎?”
燕吉恩“這倒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三年考’已能滿足和適應各朝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一年一考’反而效果不佳。如唐朝和之后的五代時期,每年的會試能及第的人數很少,有時只有三四人,后梁前期一兩年甚至無人應試。大部分其實是夠用的,這在朝廷里面考上的人,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是能好好的用上的,才能少的也很多,一年一考,這朝廷是真的會亂的,當然,‘三年大比’也會影響人才選拔的效率。為了彌補周期過長的缺憾,古代朝廷會通過‘制舉’、‘恩科’等特種考試來作調整,以突破‘三年一考’的制約,給‘等不及’的優秀學子提供機會。”
淑苑“原來恩科是這樣來的,一直以為恩科是和科舉是一個意思,原來不是。”
燕吉恩“恩科是皇上看到有男友的人才,或者是人不夠用了,才會有的,只是這樣的機會比較少,這么說吧,我活到現在還沒有遇見過。”
淑苑“那是先生您年輕。”
燕吉恩“不過,官場是很難走的,所以我不愿意去官場,只有學堂是最干凈的地方,在這里,什么關系都是感覺很干凈的,不像在官場里面,不知道遇見的是什么樣的人。”
淑苑看著燕吉恩的感言,想到了自己,學校真的是象牙塔,如今,也算是不小心又回到了學校里面吧,只有在學校里面,大家的幫助才是最單純的,對彼此的心也是最單純的,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不知道,在社會上呆了幾年才知道,難怪燕吉恩不愿意去官場,官場的是非黑白,彎彎繞繞,多少人為一點點利益,撕破臉皮,好有之間,分開就走,好兄弟之間感覺感情錯付,親人之間的關系破裂,忽然間懂了,在學校的時候,有人說過,她想要一輩子呆在學校里面,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學校,總是被保護的很好,在學校外面,都是風吹雨打,在單純的人,也會變得傷痕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