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苑“原來是這樣,這樣對于大部分人公平,挺好的。”
她看著學堂里面的每一個人,接下來的日子,有時候想要跟這些人好好的告個別,但是看他們那么辛苦的在讀書,就安安靜靜的看上書了,到了科舉的日子,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信條激勵下,千千萬萬的學子在這條狹窄的通道上前赴后繼,奮力競爭,盡管科舉制度本身存在種種弊端,但它卻是一項極其嚴格的政治制度,淑苑停了一輛馬車在門口,看著那些學子們一直往里面走著,在一群群的人中,看著眼界學堂的學子,阿蘭也看著他們,“阿蘭,是不是只有科舉這一條路能走?若是要進朝廷?”
阿蘭“最近看了很多,不是的,還有國子監,進入國子監,順利的話,等國子監出來就可以做官,但是國子監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進的。”
淑苑“有哪些情況?”
阿蘭“第一就是蔭監,是祖上有功勛,被保送的;第二是舉監科舉一直考不上,跑來參加國子監招生考試,考上的,這至于第三就是,例監捐款花錢買個名額的,朝廷之前,因為百廢待興,人才短缺,所以國子監一度成為官員的主要輸送基地,但是隨著朝庭進入正規化建設發展階段,速成班水平的國子監監生,其綜合素質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執政的需要,以后,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使做官也品級不高且難以提拔遠不比科舉出身的其他官員
逐步被科舉制度被掩蓋,還有第四種是薦舉,是為了解決遺留問題,在正常的科舉之外,增設恩科,把那些七老八十考了幾十年的,召集到一起,降低考試難度,再考一次,考過了就給個閑職養養老,以資鼓勵。”
淑苑“還挺人性的。”
阿蘭“第三種是銓選,這個是察舉制和捐官制的一種完美結合,對組織做出重要貢獻的,比如捐款捐物為組織排憂解難的慷慨義民,或者人品極高,值得樹立典型,作為正面宣傳需要的先進分子,經過吏部審查合格后授予官職。”
淑苑“也是越來越公平了,畢竟不需要那么多會讀書的。”看著外面,官員在一個個的搜著身,淑苑看著一個小兵抓著一個人的衣服,將他扔了出來,那人出來以后沒有靈魂的坐在地上,之后,就是看見有人把小炒放進鞋子里,還有筆墨紙硯中,還有人藏在衣服里面,淑苑看到以后捂著眼睛,把頭轉了回來,“這難怪科舉考試都是要男子,不然真是太尷尬了,這刺在身上是個什么僥幸心理,真不怕有人發現嗎?這紋身是不是就是這樣來的。”
淑苑看著那些人連連搖頭,“真的是,還真有,這應該歷年都會抓到吧,既然抓到了,怎么還要走同樣的路,真是不懂。”
阿蘭“小姐,就算是年年抓,都抓不完,但是還有人會成功的混入的。”
淑苑“這些人應該都是一些家里還不錯的人吧,怎么就”
阿蘭“對,小姐,證明自己是讀書人,就需要找個廩生做擔保人。”
淑苑“廩生是什么?為什么有資格給別人擔保?為什么要請擔保人?”
阿蘭“這主要是擔保家里多代以內,直系祖先沒有干過唱戲、歌舞、雜耍、優伶這些卑賤職業的,然后將擔保書報縣里備案,獲得朝廷出具的官方證明,有了官方證明就可以申請入學了,入學的地方既可以是公辦的官學,也可以是民營的書院或者私塾報名入學的這些人就叫做童生。”
淑苑“以前這些職業都不能考科舉?也對,以前這些職業確實都是人們偶覺得有些卑賤的,童生原來不用考試啊,他們一進去就是童生了,還以為要考試呢,那這些人是不是都是從童生考到現在的?”
阿蘭“小姐,你誤會了,童生并不一定是兒童,童生更多的是指大部分人,在科舉這條人生大路上只是處于兒童階段,童生開始,一直到進士,最少要經歷六次大考,也就是俗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