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造又名大良造。
乃是秦朝二十軍功制中的第十六個爵位,算得上是真正的高等爵位了。
別以為這個爵位很低,像現(xiàn)在的左丞相李斯和大將軍蒙恬全都是這個爵位,雖然蘇陌被封為中丞相,但他身上其實是沒有爵位的,如今始皇帝驟然提拔,可謂是震驚朝野。
不過此時也沒有站出來反對始皇帝不公平。
畢竟一個當朝宰相,爵位肯定不能低。
而且造紙術(shù)明眼人就可以看出這是用功于朝廷的重大發(fā)明,再加上有了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后,秦朝的義務(wù)教育得以普及,這些功勞加起來足以匹配大上造這個爵位了。
蘇陌聽到自己被封為大良造,臉上笑嘻嘻。
心里卻波瀾不驚。
媽的,居然還不能封侯!
在秦朝,大良造已經(jīng)算是臣子能達到的巔峰了,再往后基本上就不是靠立功能得到的,只有真正的皇室宗親才能獲得更高的爵位,其他人就別想了,至于說封侯那就更加困難了。
這里有一組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
我們還是以計量單位白起舉例子。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有詳細的記載,白起戰(zhàn)功顯赫,其爵位從左庶長到大良造,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左庶長位列軍功爵中第十位,大良造位列第十六位,也就是白起三年時間上升了六個階位。
但是在白起成為大良造后,在長達的九年時間里面,白起一直沒有任何的爵位提升。直至伐楚大勝之后,白起獲得了嘉獎直接被封侯,賜予武安君。
而在蘇陌暗自吐槽時,始皇帝看著手中的紙張,口中突然問道“趙高,不知道這紙張可有名字?”
聽到這話,蘇陌心里有些納悶。
怎么誰都想給紙張取名字。
昨夜章邯就極力勸蘇陌將紙張取名為趙高紙,結(jié)果今天始皇帝也這么問。
不過仔細想想,在秦朝發(fā)明人制造出東西是有命名權(quán)的。
就好像蔡倫給紙冠以自己的名字一樣。
而且古人最大的夢想就是青史留名,像紙張這種東西注定會流傳千古,如果能將紙張取上自己的名字,后世學子每次使用紙張的時候都會念叨自己的名字,那豈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嗎?
想通這點后,蘇陌這才說道“回陛下,這紙張還沒有取名字,不如就由陛下為其賜名吧!”
他也不在意這點虛名,如果能讓始皇帝高興的話,蘇陌倒是不建議將署名權(quán)讓出去。
“這個不好吧……”
始皇帝聞言后,臉上露出猶豫之色,“要不就叫始皇紙?”
聽到這個名字,蘇陌有些無力吐槽。
但還好始皇帝還是有點逼數(shù)的,很快就搖了搖頭,“不行,朕乃始皇帝,貴為九五至尊,怎么能讓別人在自己的身上涂抹寫畫的,實在不雅。”
“既然這紙是在我大秦制造出來的,朕看就叫秦紙吧!”
最后始皇帝一錘定音,為紙張取了個名字。
“臣以為秦紙這個名字甚好!”
蘇陌急忙站出來支持,這名字總比叫什么趙高紙,始皇紙好聽一百倍。
替紙張取了名字,始皇帝心情非常好。
然后這才低著頭認真的研讀蘇陌的奏折。
不過看到上面的內(nèi)容時,始皇帝臉上的笑容漸漸地收斂,甚至越到后面越嚴肅,直到最后終于抬起頭,一雙虎目盯著蘇陌,神情肅穆道“趙高,這上面的內(nèi)容真的是你想出來的?”
“不錯,臣以為我大秦的官制臃腫混亂,所以特意花了一晚上的時間想出了一個三省六部制的解決辦法。”
蘇陌毫不猶豫的將后世的三省六部制的功勞按在自己的頭上。
秦朝的官制是三公九卿,這種制度使得相權(quán)凌駕于皇權(quán)之上,丞相有著一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