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瞥了一眼,匍匐在自己腳下的鰲拜,故意涼他片刻,擺足了攝政王的架子,正色道“鰲拜聽旨!”
“奴才在!”
“鰲拜,你率領正黃旗3個牛錄,以及2000綠營軍,協助富格去天津衛截擊闖軍余孽,務必要將之全殲,不得有誤!”
聽到多爾袞讓自己去天津衛,截擊小股的闖軍,鰲拜差點沒氣炸了。
他心道,我鰲拜是富格那種酒囊飯袋么?這股闖軍才不過2000人,你讓我帶著正黃旗3個牛錄,加上綠營,足足3200人。這不是牛刀殺雞么?這哪里是重用我,完全是在羞辱我這個大清第一勇士!
雖然心中不愿意,但是鰲拜只能接旨,誰叫多爾袞是攝政王呢!
“奴才,遵旨!”
看著鰲拜心中一百個不愿意,又不得不做出很愉悅的樣子,多爾袞心中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美!
其實,他讓鰲拜追殺朱慈烺,是精心算計的結果。于公而言,清軍拿下北京是手拿把掐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擔心。
但天津這一路,多爾袞卻感覺意外不斷。尤其是瓦罐手榴彈,炸得他心驚肉跳。
這股闖軍做大了,那還得了,清軍的騎兵可就危險了,必須將他們扼殺在萌芽里。
再說,天津衛是通衢之地,交通要塞,只有拿下天津衛,進可以順著大運河南下,退也為北京多了一道門戶。
當然,多爾袞還有自己私下的考量。鰲拜是皇太極的鐵桿支持者,正黃旗中的干將,當初為了阻止自己奪位,他嗷嗷直叫,不惜與自己動刀子。
有他在豪格身邊,相當于將兩只猛虎關在一起,還不一直鬧翻天,對自己始終是個大威脅。若是讓鰲拜向東,打下天津衛,再順著運河南下。而豪格向西,追李自成到陜西,這兩只猛虎就徹底分開了。何樂而不為呢?
多爾袞甚至想到,鰲拜若也被這支闖軍殺了,那也好,到時兩黃旗沒了這個滿洲第一勇士,也就沒人敢和自己過不去了。起碼晚上大清的后宮少了一條“看門狗”,自己進去時,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
想到自己一石多鳥,多爾袞不禁佩服起自己的智商來,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
尤其是,看著鰲拜不得不皮笑肉不笑地迎合自己,多爾滾甚是得意,心中不斷地默念一句話,“莊妃,快,上酸菜!”
…
…
“阿嚏!”
在多爾袞派出滿洲第一勇士鰲拜東征天津衛的時候,朱慈烺重重地打了一個噴嚏。
經過2場大勝,勇衛軍上下士氣高漲,在他們眼中無論是南下,還是打敗清軍,都不是什么大事。可謂是士氣爆棚到了極點。
但朱慈烺知道,自己的大軍,這2場勝利都非常偶然。若是時間倒退再重來一次,恐怕他都不會這么好運,能打出如此氣勢如虹的勝利。
而且,即使是一直勝利又怎么樣?他這2000人,在偌大的華夏大地,連小軍閥都談不上,何談重啟大明朝?更別說開疆辟土,飲馬漠北,縱橫南洋!
他盤算著去天津衛后,擴編隊伍,招募大批的工匠,與自己一起南下。但是朱慈烺知道,真的隊伍擴編了,還帶著大批工匠,恐怕隊伍會無比的臃腫,到時南下就是各路兵馬攻擊的靶子,他走到山東都難!
怎么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面朝著南方,朱慈烺若有所思。
…
…
四月三十日,蘆臺。
經過一夜的休整,朱慈烺率領勇衛軍繼續南下。
與前幾日行軍,將士們沒走幾步就喊累,全部都龜縮在馬車不同,當下所有的勇衛軍都在車下健步如飛。騎兵們各個精神抖擻,主動前出30里偵察。步卒更是腿上綁著繃帶,一個個眼中放光,快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