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光先手中所謂的救命稻草,嚴格意義來講,并不是一個寨,而是一座城。不過這城建在水邊……天津衛水寨。
天津水師所在地。
明朝時期對海防非常重視,在洪武年間,僅在南京周圍就設水軍24衛,每衛有船40艘。
可能,很多人對24衛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但整個南京城周圍,陸軍不過48個衛所。
換句話說,水師和陸軍的比例是1比2。這個比例,別說是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也不算低。不信你看看,國時期有多少水軍!an清有多少水師!
或者是腦補一下,另一支軍隊長期以來,陸軍獨大的局面。就知道,明軍水師與陸軍的比例,是多么的超前!
到洪武末年,從廣東到遼東的沿海防衛設施,包括衛所、巡檢司、墩臺烽堠基本完備。據《籌海圖編》所列,沿海包括長江下游兩岸共有衛54、所99、巡檢司353、烽堠997。按明代衛所的編制估算,整個沿海衛所兵力約40萬,艦船千艘左右。
大明對水師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天津衛水寨就是明朝海防衛所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僅是天津水師所在地,而且還負責押送海運糧食的重擔。南方押運過來的糧食,還有給關寧軍的糧餉,全部由天津水師押送。
本來有戰船近兩百艘,兵士7千多人,但是由于崇禎年間,連年征戰,軍費吃緊,為了保住關寧軍和九邊的軍餉,崇禎不得不裁減水師。
畢竟,無論是戰清軍,還是對付農民軍,水師頂多是運輸大隊長。所以,水師的軍餉不斷縮減,戰艦和人員得不到補充,到了崇禎后期,甚至將天津水師劃歸到萊登水師管理。
因此,天津水寨的水師數量,不斷裁減,到目前只有不到3千人,戰艦不到百艘。
崇禎自掛東南枝后,大明亡了,天津水師就像是沒娘的孩子,誰都懶得理。
理他干啥?在李自成看來,水師除了消耗軍餉,沒一點用,招安他們干啥?還讓他們自生自滅,自己退化成漁民吧!
這一個月來,根本沒人光顧設在大沽口的天津水寨,今天突然見到,上百名身穿鴛鴦襖的明軍騎兵,急吼吼地跑過來,要求進水寨,所有人都一臉懵逼。
這是怎么回事?
“快打開寨門,讓本將進去,闖軍追過來了!”
眼見著,勇衛軍的騎兵,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婁光先急著大吼道。
“你先等等,我去稟報蘇總兵”。
守寨的水軍趕緊去叫天津水師總兵蘇觀生。
不一會,蘇觀生來到水寨的寨墻上,他駐足觀看,大寨下騎著馬的將領他認識,正是天津衛副總兵婁光先。遠方,還有幾百個闖軍的騎兵掩殺而來。
只是,蘇觀生不明白,早在一個月前,天津衛的正副總兵原毓宗、婁光先等人,已經全部投降闖軍,前幾日還跟著李自成一起去打山海關,怎么現在他被闖軍追殺呢?
蘇觀生第一感覺就是,婁光先和闖軍在演雙簧。婁光先扮作逃兵,騙開天津水寨的大門,闖軍隨后掩殺進來,這樣天津水師就會全軍覆沒。
他這樣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的。前不久,原毓宗曾經以老朋友的身份給自己寫信,讓他投降闖軍,跟自己一起歸順大順朝,被蘇觀生嚴詞拒絕。
蘇觀生心道,“難道原毓宗惱羞成怒,才讓婁光先過來騙城!”
其實,蘇觀生是冤枉原毓宗了!
當時,原毓宗壓根就沒瞧得起天津水師,畢竟他們的戰力都在海里,在陸戰中他們翻不起什么風浪。
頂多是天津水師全軍南下,對原毓宗沒有半點損失。所以勸降這事,就沒了下文。
其實,原毓宗就是想有下文,也無能為力。寫完勸降信不久,他就被征召去攻打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