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婁光先,蘇觀生的心情一點都沒有變得舒暢多少,反而更加焦慮起來。
在交談中,蘇觀生知道,就在上午,婁光先的大軍被對面的“闖軍”殺的大敗,太子被劫掠走。
既然今日上午大敗,明日婁光先從天津衛,調來幾千人馬戰斗力就能脫胎換骨么?
難!
恐怕婁光先部與自己的天津水師,加在一起與對面的“闖軍”再戰,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而且,以婁光先的人品,他還會不會殺回來,都很難說!
哎,盡人事,聽天命吧!
“總兵大人,大炮已經架好了,兄弟們也都校正了角度,只要你一聲令下,我保證將他們轟得稀巴爛!”
對于打得準,他們是很自信的。相對陸軍,明軍水師打炮的準頭,還是比較靠譜的!
“別開炮!”
見自己的副將躍躍欲試的樣子,蘇觀生趕緊給他出言制止!
他知道,自己這一方有火炮優勢,可他更知道,刀槍無眼,萬一將太子轟上,自己這輩子罪過就大了,恐怕史書上會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何況,對面的闖軍都已經將太子抓住,還能有何求?
自己這邊一開炮,對方見拿不下天津衛水寨,說不定就會立即撤退,到時,自己到哪里去找太子呢!
所以,這炮,根本不能打!
不能打炮怎么辦?只能是談判!想到這,蘇觀生這才讓手下的兵士們高呼,要與闖軍將領談判!
現在球踢到了朱慈烺的一邊,該怎么辦?
對于蘇觀生,朱慈烺頗有好感,他知道蘇觀生是個大清官,而且脖子比較硬,在眾人皆醉的大明官場可謂是一股清流。
在當無極縣令時,因平反冤案,蘇觀生得罪上官,遭誣陷。要是別人遇到這事,早就灰頭土臉地去找上官道歉,可蘇觀生竟然毫無懼色“我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奈我何!”
因此他被稱作是“三不要老爺”。不要官,不要錢容易,但是能做到不要命,放眼整個大明,又能有幾人?
當初,北京的官員若是有蘇觀生半分的骨氣,也不會三天之內,偌大的北京就被李自成攻下!
蘇觀生的脾氣,深受崇禎皇帝的喜歡,屢次提撰,眼下更是身兼萊登道和天津水師總兵。
但是,與所有崇禎“臭味相投”的官員一樣,蘇觀生辦事有點迂腐,當一個守成的官綽綽有余,讓他主持一方,開疆辟土,處理復雜問題,恐怕就超綱了!
“蘇觀生見我要干什么呢?不管怎樣,先見了再說!”
…
…
朱慈烺滿以為,自己會在兩軍陣前,與蘇觀生來一個陣前相認。可惜,他誤會蘇觀生了。漢賊不兩立。蘇觀生堂堂的天津水師總兵,豈可輕易與“王之明”這個賊相見!
所謂的相見,不過是與蘇觀生的談判代表見面而已!
不一會,天津衛水寨上放下一個吊籃,一個師爺模樣的人,走出吊籃,來到勇衛軍的陣前。
“我是蘇總兵手下師爺蘇振,找你們闖軍將爺,談一下太子的事!”
“什么?太子?”
朱慈烺的腦子嗡的一聲,差點短路,沒有見到蘇觀生的失望,一掃而光!
一個月來,無論是面對闖軍,還是抗擊清軍,太子的身份都是負資產。不說自己是太子,還可能有點活路,若是喊出自己是太子,打出太子的旗號來,恐怕在劫難逃。清軍和闖軍都要找他玩命!
朱元璋當初給后輩起名的規則過于奇葩,跟元素周期表似的,把五行都占全了。
打下中原后,清軍按圖索驥,把明朝宗室屠戮殆盡。以至于以后想找一個明朝的宗室當延恩侯都找不到,最后雍正從漢八旗找一個叫朱文元的人,說是朱元璋第十三子簡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