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到魏忠賢辦差回來的時候,就聽說皇帝御前多了一位李氏這樣的宮女。
魏忠賢是在正元十五回到京城的,上元節照例是燈火輝煌,京城取消宵禁,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唯獨內廷的奴婢們還在議論皇帝交代下來的差事。
太監在名義上都不放假,只是吃食上比平日里寬裕些,暖室里燒起地龍來,也能跟主子們屋里的一樣擺上新折的梅枝,香得簡直能蓋過食物本身的氣味。
魏忠賢此時手捧一碗元宵,一面滿腹心事地吃著,一面與孫暹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宮里宮外的各種新情況。
晚明宮中的元宵采用的是江南的制法,外用糯米細面為衣,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一個個白生生的,舀在碗里,有如核桃大小,魏忠賢卻吃得沒滋沒味的,
“……皇爺的心思可真難捉摸,竟然會喜歡這樣一個宮女。”
魏忠賢老大不解地道,
“依我說,這皇爺有足疾,不是應該最忌諱底下人亂說亂問的嗎?何況這個宮女是對著皇爺的弱點投機取巧,皇爺竟不覺得她不成體統?”
孫暹正在爐子上烤著一大份炙羊肉,
“這你就不知道了罷?討皇爺喜歡、得皇爺寵信,那都是沒個準兒的事兒,你覺得這個宮女是不成體統,是在譏諷皇爺身患足疾,可是皇爺未必會這么覺得。”
“記得世宗爺在世之時,篤信道教,常常在大內誦經敲磬,有一次運手擊磬之時,不慎誤槌他處,錯了磐音,當時殿內一眾宮婢皆低頭不敢作聲,唯獨一位尚氏失聲大笑起來,引得世宗爺對她注目而視。”
“當時殿內諸人皆以為尚氏這下必死無疑,不料世宗爺注目良久之后,卻立刻輟經而罷,并召幸了尚氏,尚氏從此貴寵天下,一路從美人升至了壽妃。”
“據說嘉靖四十年萬壽宮失火,就是因為尚壽妃與世宗爺飲酒之后,在貂帳內試放小煙火,因此才引發了那場火災。”
“要按照你這說法,尚壽妃當年又何嘗不是在譏笑世宗爺年老乏力、不通音律?可是世宗爺偏偏就是喜歡她,你知道那事兒罷,世宗爺當年還差點兒死在宮女們手里呢,不是一樣能照樣寵愛原來身為宮女的尚壽妃嗎?”
魏忠賢不禁唏噓道,
“世宗爺原來是這么一個性子?那這位尚壽妃卻不知是何等的美貌?”
孫暹笑道,
“這事兒啊,跟人的性情無關,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它本來就是毫無理由的,說實在的,我在宮里這些年了,連我都說不清楚皇爺到底喜歡怎么樣的女人,那各宮的娘娘也是萬里挑一選進來的,到現在真正出頭的不就是一個皇貴妃鄭娘娘嗎?”
“這皇帝對女人的心思啊,它就是沒個準兒,只要一個女人能對住皇爺的門路了,她不管是個甚么樣兒的都能飛上枝頭變鳳凰。”
“噯,對了,這位尚壽妃啊,現在還在人世,明天正月十六,京中的勛戚內眷都要登樓賞燈,這一年當中也就是這么一天,后宮妃嬪都不避嫌,你要是真的好奇,明天可以趁此機會見一見那位尚壽妃。”
魏忠賢道,
“這位尚壽妃若活到現在……那得多大年紀了?”
孫暹回道,
“尚壽妃十三歲承恩,十八歲封妃,今年才至不惑之年,你以為她能有多大年紀?她當年封妃之日,正好離世宗爺的六十歲圣誕差了兩天,所以世宗爺才以‘壽’字作為她的封號。”
魏忠賢道,
“那這怎么叫對女人沒個準兒呢?世宗爺就是看重了尚壽妃年輕活潑嘛,可這個李氏……您不覺得,皇爺對她有些特殊嗎?”
孫暹道,
“這特殊不特殊的,和你有甚么關系啊?”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