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有四房,大房,二房,四房都是嫡出,老夫人親生,只有三房是庶出,國公府由長子蕭國公繼承,老國公去世后,老夫人健在就沒有分家。
平時大房,二房,四房的夫人私底下因為管家權,各種利益多有爭斗,只有三房還算識趣,三老爺年輕的時候一舉中了探花郎,在翰林院當差,可惜沒什么官運,十幾年過去了還是在翰林院,不大不小就六品官員翰林院編修,平時都不用上朝,就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之類的工作。
三老爺在官場仕途一般,人也比較佛系,沒什么上進的野心,一家子都是這個鬧心的樣。
而三夫人,冷氏出身不提也罷,就是土匪窩出來的,有美貌,可惜品行不好,貪財,目光短淺,粗俗,并不得老夫人歡心。
這樣的一對夫妻生出來的兒女都不怎么樣,好在是庶出,老夫人都不想管他們一房,好吃好喝供著就是。
其他三位夫人,出身就比較高貴,又是嫡媳,府中待遇自然不同,野心也大。
蕭大夫人出身最好,是安國公府嫡女,跟蕭國公府是門當戶對,不過雖然是親家,可在朝堂上安國公和蕭國公并不對頭。
二夫人鐘氏,四夫人胡氏,鐘家和胡家都算是朝中重臣,有點實權,也受圣上重用。
鐘氏和胡氏都不是什么安分之人,心里惦記著國公府那點管家權,幾個夫人私底下都不和睦,不是個省心的。
四個夫人都帶著人到了松鶴院,老夫人坐在紫檀荷花雕羅漢塌上,身穿暗紅色西喜福祿裙,手里拿著佛珠時不時撥弄兩下,看似兩耳不聞窗外事,其實心跟明鏡似的。
蕭大夫人坐下來就開始說六姑娘和大公子聘禮和嫁妝的事。
三夫人笑道,“大嫂,這兩萬兩是大公子額外給淺兒添的聘禮,怎能算做女方出的嫁妝?咱們不是說好了,該給淺兒一分不能少,你這樣不是言而無信嗎?這是國公爺的意思,還是你的意思??!”
“國公爺軍務繁忙哪有閑空管這事啊,我知道這樣不太好,可自古嫡庶有別,再添這兩萬兩,就壓過了嫡出姑娘了,往后沫兒出嫁總不能比淺兒差吧,沒得讓人笑話國公府沒規矩不是?三弟妹要考慮下整個國公府的難處。”蕭大夫人溫和笑道,心里暗啐了口,氣惱不已,盡拿國公爺來壓她。
二夫人和四夫人拈著繡帕碰了碰唇暗笑不語。
三夫人看了眼大夫人,嗓子撥高兩分,“那照大嫂的意思就是國公府不準備給淺兒準備嫁妝了?”
“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得減三成。”大夫人臉色微沉道。
三夫人神情鄙視著她,回絕道,“不行?!?
…
松鶴院在口水大戰,蕭淺這邊正在吃飽了躺在院子里的搖搖椅上瞇眼打盹,并不關心嫁妝的事,雖然接觸不久,但覺得她娘親是個厲害的主,肯定不會叫大夫人克扣了她的嫁妝。
正打著盹,門口去松鶴院打探消息的小丫頭回來了,她叫四兒。
四兒進來福身,有些忐忑道,“姑娘,剛剛永樂候夫人來了,大姑娘和永樂候世子定親了?!?
大夫人和三夫人正在口水大戰的時候,永樂候夫人就上門提親,這門親事不錯,聽說之前永樂候就和國公爺探過口風,老夫人,國公爺他們都點頭同意了,今天正式上門提親,把兩家親事定下來,甚至聘禮都帶來了,永樂候夫人很喜歡大姑娘,想早點迎娶回去,所以日子一并都訂好。
大姑娘蕭沫心悅永樂候世子齊晟已久,知道后自然歡喜不已。
可丫頭們擔心六姑娘知道后不開心。
畢竟六姑娘也心悅永樂候世子。
幾個丫頭忐忑擔心了老半天,就怕蕭淺又想不開尋死。
但哪知道蕭淺只是望著藍天白云,瞇了瞇眼扯唇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