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玉錦閣,他們最大的生意是糧草,幾乎遍布北越,甚至東臨,南洋,金國都有蘇家糧倉。
這一條路早在蘇家祖輩就開通好的財路,這么多年來從未有人超越過。
蘇家的根基不在京城,而是在蘇州,蘇家老宅有其他旁系兄弟支撐,蘇家就沒那容易垮臺。
離王暗暗點頭,非常滿意的,不后悔讓兒子選擇娶了商戶女。
最國庫吃緊,軍餉發(fā)不出來,多虧了有蘇家支撐。
聽說最近蘇家資金周轉(zhuǎn)不過來,出現(xiàn)了問題,蘇二老爺及時敢于跟他說明了情況。
于是離王告誡了妻女一番,不許她們再胡來,以后再從玉錦閣挑首飾,都必須付錢。
如今離王儼然把玉錦閣當(dāng)成自己的錢庫來管理,十分上心,蘇家有什么困難也會利用手中權(quán)利幫忙解決。
這才給蘇家緩了口氣的機會,玉錦閣正常運作,慢慢就回歸了正途。
解決了一樁心事,今天蘇二老爺才有這么大的底氣。
接下來,其他官員也要象征性慣例募捐。
這時候有人笑道,“聽說前幾日,蘇大人在玉錦閣為夫人一鄭千金,想必十分富裕,怎么只捐了一萬兩?”
蘇北穆眸光微凝,挑唇笑道,“哦,鄭大人何出此言,這一萬兩還是皇上賞賜的,我想問,花一萬兩給夫人買點首飾這就叫富裕了嗎?在場哪位太太沒有幾套貴重的頭飾?鄭大人,你家夫人今日戴的那套頭飾價值就五千金呢,這樣比起來,你豈不是比我更富裕?!”
“再說了那日陪夫人逛街,我夫人喜歡就打算買幾套,可首飾都沒有買成,結(jié)果被福玉郡主硬搶了去。”
鄭大人臉色一白,“皇上…”
望著皇上看半天,卻蹦噠不出一個字。
最后只能人命的掏出三萬兩投進捐款箱。
皇帝冷睨了眼,臉色不太好,但也說什么,總之先記在小本本里,今天不是時候,有機會會好好查查他家底,是否清白。
不少人暗暗替鄭大人捏了把冷汗。
這樣一鬧沒人再敢觸蘇大人霉頭,這人嘴可真是毒。
眾人看著少年不由心生懼意。
可蘇北穆的話并不是只針對鄭大人一人,他提到了“福玉郡主”,還用了“硬搶”兩字,太后眉頭緊蹙,有些厲聲問道,“福玉到底怎么回事?”
太后最不喜歡皇家子弟仗著身份尊貴欺壓百姓,得知此事便忍不住過問。
沒想到蘇北穆這么快就秋后算賬。
而且一點臉面都沒留給她,福玉郡主望著少年眼眶微紅,心里難受極了,“皇祖母,不是那樣的,是大嫂說要送給我,我才沒有搶。”
------題外話------
????我感覺在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