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爾驚慌之下哪里敢做停留,立刻帶領大軍逃往波斯。
一路上莫臥兒人窮追不舍,殺的波斯大軍從五萬人變成了只剩下了兩萬人。
這兩萬人最后成功的回到了伊斯法罕城。
阿巴斯二世在皇宮接見了古伊爾,在得知了如此徹底的慘敗之后,阿巴斯二世一病不起。
他心中那個怨恨啊。
好不容易波斯人才擊敗了奧斯曼人,挺直了腰桿,這下倒好了,波斯人竟然栽跟頭栽倒在了莫臥兒人那里。
莫臥人算什么東西,竟然敢插手絲綢之路。
喀布爾一戰后,波斯人在絲綢之路上的權威可謂是大減。
這讓阿巴斯二世憂心忡忡。
一場戰斗的損失是小,地位的降低是大。
現在僅僅依靠波斯人是無法和莫臥兒人較量了,最好的選擇是向大明求援。
只有明軍及時的趕到支援,才能給莫臥兒人教訓。
雖然心中十分不情愿,阿巴斯二世還是寫了一份國書,命人星夜送往大明。
...
盟友這個東西一直是朱由榔十分看重的。
所以在得知波斯人遭到了莫臥兒人的伏擊損失慘重,喀布爾城落入莫臥兒人手中之后,朱由榔第一時間降下圣旨,命令李定國率領大軍趕往馳援。
一路上他可以便宜行事。
波斯人是大明在兩河流域最為重要的盟友,也是大明控制絲綢之路一個十分重要的手段。
畢竟絲綢之路的范圍太大了,大明不可能控制全段,有一個忠誠的盟友在,可以保證絲路的暢通。
如今莫臥兒人敢打波斯人的主意,就是敢打大明的臉。
天下太平,四海安定的大明理所當然應該抽出手來給這些家伙一點顏色瞧瞧。
只要殺雞儆猴擊潰了莫臥兒人,接下來短時間內就沒有人敢挑釁大明的權威了。
...
李定國接到圣旨之后立刻率部前往波斯。
一方面是圣意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期待能夠和波斯人并肩作戰,擊潰莫臥兒人。
在與奧斯曼一戰中,明軍和波斯軍隊積累了十分深厚的友誼。
這份友誼使得他們很懷念對方。
如今有利機會繼續在一起戰斗,李定國當然不想要放過。
除此之外,李定國也知道隨著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他漸漸的會淡出歷史的舞臺。
今后由他統領軍隊的機會越來越少。
所以他要抓住這僅剩下來不多的時間,盡可能的表現自己。
這樣百年之后,史書上提起他的時候也會濃墨重彩的多書寫幾筆。
...
半年之后李定國抵達西域,一年之后,明軍來到波斯。
經過長時間的跋涉之后,明軍表現出來了十分的疲憊。
但一路風塵仆仆的李定國卻并沒有閑著,而是直接前往皇宮去見阿巴斯二世。
以外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李定國也是一直把阿巴斯二世當做好朋友的。
誰知李定國一進入皇宮就得知了阿巴斯二世病重的消息。
原來經過喀布爾一戰慘敗之后,阿巴斯二世一氣之下臥床不起。
他本就身體不好,這樣一來更加是肺氣郁結。
許多御醫前來看診都沒有看好,但是阿巴斯二世一直都吊著一口氣,希望看到明軍前來的那一天。
所以當李定國出現在皇宮之后,阿巴斯二世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大明晉王,許久不見。”
“陛下這是怎么了?”
李定國眼眶有些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