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認識的人甚至還對我爸指指點點,認為是我爸是不是做了什么對不起我大姑的事,哪曉得哪有什么事嘛,我爸媽都是一頭霧水。
雖然我爸媽一直都有個心結,也有些遺憾,姐弟兩老了還鬧成這樣,不過從那以后,我爸媽也就和我大姑家淡了,疏離了。
后來還是我大姑那邊的人在街上碰見了我爸才道明了原委,說是我大姑聽信了別人讒言,而那個別人就是我大伯母,我大伯母在街上照管她那三個孫子孫女兩年,家里就沒有種莊稼,也沒有種蔬菜。
而我大姑家離鎮(zhèn)上很近,走路就十來分鐘的路程,她種蔬菜有一把好手,每年種的蔬菜長勢都特別好,自己吃都吃不完,后來她知道大伯母是在買蔬菜之后,就經(jīng)常性給她送蔬菜,摘瓜果。
就這樣,兩個人就越走越近,然后她就在我大姑面前嚼舌根,說我爸如何如何偏心我媽娘家那些姊妹,如何如何薄待他們這些兄弟姐妹什么的,我大姑自然就相信了,所以就對我爸媽深惡痛絕,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
我爸就問我大姑家那鄰居是如何知道的,我大姑家那鄰居就說,是有一次她和我大姑擺龍門陣的時候不小心說漏嘴的。”
“大伯母她為什么那么做?”
簡單就道,“有很多原因吧,據(jù)說我大伯母當初嫁過來的時候,我爸才一歲多的年紀,那個時候我大姑有十二三歲了,是我們那邊有名的辣妹子,兇悍的很。
那個時候還是吃食堂飯,就是大鍋飯,整個村子的人圍在一起吃飯,地點就是我們那邊的一個梁子,每到點,梁子這邊和梁子那邊的人就都到那里去領飯吃。
有一次,我大伯母就背著我爸去領飯,走在那個將要接近梁子的斜坡上的時候,也不知是踩滑了東西還是崴了腳,總之是,就把我爸給甩栽到地上去了,把我爸給甩哭了。
我大姑看到了,當時就怒氣沖沖的指著我大伯母大聲地罵‘你個婆娘兒,連個娃兒都背不動,你還能干啥子?’
聽說那個時候有很多人都在場都聽到我大姑這個小姑子罵嫂子,直到現(xiàn)在我大伯母都還記得那個場景,在我和我姐面前都翻了好幾道。
所以,我覺得我大伯母在這里就記恨上了我爸跟我大姑,認為是我爸才導致我大姑在大庭廣眾下那么狠的罵她的,讓她在大庭廣眾下丟了臉。
不然,都過去半個多世紀了,她還能將當初的情景都記得那么清楚,要知道我爸那個時候才一歲多點,我大姑也才十二三水的小姑娘,那個時候她懂得到個啥呀,她只曉得大嫂那么大個人把他的弟弟背栽甩到了地上去了,她當時很生氣,所以才那么口無遮攔的罵了她。
若是我大伯母是個大度的,就不會記那么久了,而且還是一個啥都不懂的小嬰兒,還有一個就是不啥懂事的小姑子。
后來又隔了二十多年,我爸媽結婚了,但是他們結婚三年多都沒有孩子,當時我大伯母家有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除了前面的大兒子大女兒已經(jīng)結婚了之外,后面還有三個,但是都是半大不小的年紀,最小的那個也已經(jīng)十一二歲了。
那個時候我大伯已經(jīng)去世好幾年了,估計是家里實在是太困難了,我大伯母就想把最小的兒子交給我爸媽撫養(yǎng)。
但是我爸媽不同意,覺得他們還年輕,又不是真的生不出來,哪輪得到去養(yǎng)別人的孩子,而且那孩子還那么大了。
當時就有一個現(xiàn)成的例子擺在那里的,就是我四爺爺和五爺爺兩兄弟,我四爺爺抱養(yǎng)了我五爺爺?shù)膬鹤樱敃r那孩子才六七歲,我四爺爺和我四奶奶兩個苦巴巴的將那孩子養(yǎng)大,啥子好東西都先緊著他,可是等他后來結婚了,他卻不親他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又去親他的親生父母了。
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四爺爺四奶奶到老到死都沒有享到我那堂叔的一點福,反而是我五爺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