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正華門弟子共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雜役、外門、內門和入室弟子。
雜役弟子,顧名思義就是專做雜事的弟子。說是弟子,其實在正華門的身份和常世大家里的奴仆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服侍的是仙家,多少有點面子吧了,其本質上其實和奴仆一個樣,算不上正華門的正式弟子,對外也代表不了正華門。
仙家行事皆可用法術,所以在個人生活和許多行事上是無需下人服侍的。但整個門派上的許多日常勞役,就不是仙人修士幾個法術就能辦到的。這些事情一般都很瑣碎繁雜,仙人就算日日耗費靈力也做不了這么多事。所以就需要外人來分擔處理,這也就是雜役弟子每日都要做的事情。如照料靈田,飼養靈獸等等。
外門弟子,雖叫外門,卻算得上是正華門的正式弟子了,出門在外完全可以代表正華門行事。外門弟子除了主事修煉外,其他的時間就是代表門派管理派內的一些瑣事。如宮殿外廣場維持次序和一路給新進弟子帶路的青衣修士,還有坐在上邊講解門派規則的藍衣長者,都是外門弟子。
內門弟子,是門派中的精英弟子,在門派中地位極高,一般弟子是得罪不起的。一個門派在修仙界的地位高低,主要看的就是內門弟子的修為層次以及人數的多寡。之前顧長霽被測出單系風靈根時,突然出現的那個紫衣少年,就是內門弟子。
入室弟子,這是精英弟子中的精英弟子。那些通過門派大比進了內門,從而被分派到各真人名下的記名弟子,雖地位在門內很高,卻還是不能稱作入室弟子。只有被金丹以上真人主動收入門下,并親自教導的弟子,才能稱為入室弟子。這些入室弟子,靈根質量和資質一般都是上佳。這樣的人,可以說是萬中無一,少之又少。
正華門是修仙界第一等的門派,也是弟子數第一多的門派。可門派中金丹以上的真人也只有近千人,而做為真人的入室弟子,也不到萬人。
講完弟子的情況,藍衣長者又講起了正華門各峰情況,并給每位弟子都分了一份門派的粗簡地圖。
正華門共有二十四峰,除十大主峰外,還有十二大次峰,再有兩座外峰。
外峰之一就是他們現在所在的山峰,名喚仙緣峰,也是新入門弟子最初一個月要呆的山峰。另一座外峰則在正華門最北端,名叫歸元峰。
十大主峰分別是厚土峰,鍛金峰,析木峰,坎水峰,離火峰,震雷峰,寒冰峰,御風峰,光明峰,暗影峰。
十二大次峰分別是天璇峰,地錕峰,啟日峰,望月峰,流星峰,悅云峰,慕霞峰,迷霧峰,鳴電峰,問雨峰,飛雪峰,玉露峰。
聽完藍衣長者的初講,又休息了一會,就有一新的青衣修士進來,領著眾人去往下一處。這一次要去的地方,就是下去一個月內他們要住的地方了。
仙緣峰雖只是座外峰,卻也不小,一路行來,宮殿樓宇鱗次櫛比。中路一段最高大的一座宮殿,是做為招待外客的場所,有專門的執事管理。雜役弟子不得許可,不可進入。
青衣修士領著眾人走至中段宮殿時,特意繞道至一處懸崖邊上,這里是仙緣峰的最高處。從這里透過連綿不絕的云海,可以依稀看到,遠處隱在云霧中的一座座山峰。
那正是凌云山的內峰所在。
但青衣修士讓眾人看的卻不是這些內峰,而是指著所立山崖的右側山壁,那里依稀可見一條蜿蜒而下的青石山路,還有山路頂處,那一扇足有常世五層樓高的青漆銅制大門,說道“這是本派的正大門,門前有煉氣后期的外門弟子輪流把守。本派外門和雜役弟子如要下山,必要取得所屬管事的許可,持有放行令牌,再到大門前殿的外室堂換了外出牌符,方可從此處下山。”
至于要如何得到下山令牌,青衣修士卻沒說,這要各人去問自己日后的管事。而內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