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天色漸暮,晚風習習。
趙明誠立在船頭觀賞渡頭景色。
水上當真是檣櫓如麻、星羅棋布,岸上一直到城腳,亦是屋舍稠密,寸土寸金。
吳用從后艙里鉆出來道:“江寧府是個好地方,以后都歸了主公管,話說評書里的青天大老爺誰不都得微服私訪一番,才能扶危濟弱、除暴安良。”
趙明誠笑罵道:“好狗才!我瞧著你比我還有勁頭?是誰要當這通判官?”
吳用斜肩諂笑,儒雅的臉上笑得很猥瑣,顯然非常激動喜悅。
一不留神,吳用袖中掉出好幾本書,都是什么《州縣全書》、《牧守箴要》、《仕途貫錄》這類時下最流行的地方官參考書。
原來早有準備,不愧是做事認真、積極主動的人。
趙明誠搖頭失笑,走進船艙。
……
昔日申時。
運河碼頭早早清出一塊場地來,一艘高大客船緩緩靠岸,大群文武官員早早在此迎候。
絲竹聲中,一位寬袍大袖的公子慢慢走下船來。
剎那間,一道道目光望向俊美如畫的年輕人。
這就是名震天下的趙明誠?
恩科試狀元郎,《三字經(jīng)》著作者,詩詞大手,官家親信?
這氣質(zhì)太非凡了吧?
久聞不如一見,傳言果真不虛吶!
“新任江寧府通判趙明誠為公務(wù)事,擇于八月十六日申時上任!”
當即,就有吏員大聲唱禮。
登時全場肅靜無聲,在場百多人非常恭敬,齊齊作揖施禮。
唯獨最前方四十多歲的紫衣官員面色平靜,手臂只是隨便拱了拱。
趙明誠笑容和煦,又飛速瞥了紫衣官員一眼。
張康國。
江寧府一把手。
此人依附蔡京,去年通過蔡京的運作,由中書舍人外放出京,擔任江寧府知府。
想的雖多,動作不慢,趙明誠趨步上前施禮道:“下官拜見張府尊。”
張康國迎上前去,笑容滿面:“哈哈,老夫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德甫,好啊!”
這張康國生的如瘦猴一般,穿起最小號的官服來還是顯得有點大,與周圍的一群肥頭大耳官員相映成趣。
趙明誠暗笑,親切道:“府尊操勞政事不堪憔悴,實在是我朝士大夫的典范,可知府尊貌雖瘦,這江寧府百姓必定就肥了也!”
這一番話讓張康國笑得合不攏嘴,拉著趙明誠的手就不肯撒開了。
周圍一眾官員俱都暗自點頭,看這模樣,府尊跟通判應(yīng)該會相處得很融洽。
要知道,國朝地方上講究權(quán)力制衡,但凡是州府的文件,知州或知府都必須和通判聯(lián)合簽署才能生效,任何一方單獨簽署都不能生效。
也就是說,通判的權(quán)力比知府弱不多少,況且通判還有監(jiān)督權(quán)。
倘若知府跟通判“干架”,遭殃的只會他們這些下面的人。
又寒暄了片刻,張康國將前來碼頭迎接的大小文武官員向趙明誠介紹。
什么錄事參軍、司禮參軍、兵馬都監(jiān)等等一大串。
趙明誠對每個人都是面帶微笑,但一眾官員卻是更加恭謹。
不要看通判大人年紀小,著實是個狠角色呀!
以布衣之身彈劾向太后!
剛中省元就持刀入宰執(zhí)府刺人!
這兩件事,哪件不是讓天下人駭然驚恐?
所以說,看起來溫文爾雅,實則狠辣霸道!
點完名,張康國剛要開口邀請,去秦淮河最豪華的酒樓聚聚,弄個接風洗塵宴。
冷不丁。
一個青袍文士踱步上前,奇怪問道:“今日我們通判大人上任,怎的不見巡檢使張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