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小年后,臘月25,是約定成俗撣塵掃房子的日子。
杜家三口準備了水桶抹布洗潔精等等洗滌用品,正打算把杜普的大木屋里里外外清理一遍時,一個草場職工跑過來匯報。
“杜老板,你家的兩棵野茶樹好像要死了……”
杜普不急,好奇的問,“藍叔,您認得茶樹?”人工山上的幾棵野茶樹,迄今為止,只有嬈父認了出來。
“我們老家是當?shù)赜忻牟栲l(xiāng),我二十多歲時在茶場干過兩年。”
杜普放下拖把,“爸!媽!我去林子里看看去。”
“早起早回。”劉小梅交代一聲。
杜魁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又看看手中的抹布,忽然道“老婆!我也去看看,這幾棵老茶樹可是嬈教授走前再三交代過的,可不能出事。”
劉小梅瞪著他,半晌嘆了口氣,不耐煩的揮手,“去吧去吧,反正也不能指望你。”
老杜去衛(wèi)生間間洗完手,訕訕說,“我真不是要偷懶,我得去幫小普盯著點。”
劉小梅沒好氣的“哼”了一聲,給了個背影。
杜魁出了門,放松的呼了口冷氣,扭了扭腰,低聲嘀咕,“這老不勞動了,突然干活,還真沒法適應(yīng)……”
杜普帶著領(lǐng)主直奔人工山。
路上他詢問了老藍老家的茶場經(jīng)營狀況。
老藍唉聲嘆氣,說他離家那年,老家的茶場關(guān)停了大半,否則,也不會出遠門來中疆找活路。
問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說,極端的氣候增多,有一個星期內(nèi)遭遇春夏秋冬四季變換的,有長期干旱的,有春凍的……
“去年的形勢也不好,我村的一個茶園,原本預(yù)計中高檔茶葉減產(chǎn)一半,中低檔的茶葉能頂上來,但后來,中低檔茶葉這一炮也沒有打響,虧本十幾萬……”
杜普問,“是因為產(chǎn)量減少虧本嗎?”
“產(chǎn)量是主要原因……以前到了采茶季,和中疆采棉季一樣,到處都在預(yù)定熟練的采茶工,人手緊張得很,我老婆在家?guī)椭鴰O子,沒有種地,也就是每年春茶上市的時候幫著茶園采茶掙點錢。”
老藍打開話匣子,“以前,一個茶園一天能采400多斤茶青,能炒出100多斤的茶葉,現(xiàn)在少了一半,一天最多只能采到200斤茶青,采摘普通茶葉,限制少的,我老婆一天可以采摘二斤左右,采摘明前茶、雨前茶等要求較高的茶葉,一天能采四五兩,以前一天能掙100多元,現(xiàn)在只能掙3、40元。”
“春茶如跑馬,一天茶葉一個價,明前茶價高,但量少,中檔茶產(chǎn)量銳減,價格也沒上得去,低檔茶茶葉品質(zhì)味道差,價格也低,做出來本錢都撈不回來,采得多虧得多。”
聊了幾分鐘,兩人趕到人工樹林。
此時的人工山,留守在草場的職工也在清理環(huán)山小徑,清理山道上和景觀路燈上的積雪。
清理完畢后,每天晚上打開生活區(qū)和人工山上的景觀夜燈,給春節(jié)增添喜慶的氣氛。
“你看,就是這兩棵,開始落葉,這邊一棵就很好……”老藍算得上半個行家,他手指野茶樹的樹樁,“你看,像是被什么東西咬壞了樹根……按道理來說,冬季的茶樹一般不會落葉,除非是不耐寒的茶樹品種,也不像是受到凍害。”
杜普蹲下察看,野茶樹的底部有兩個啃咬的創(chuàng)口,創(chuàng)口呈拇指大小,但被剝?nèi)チ藰淦ず蟮牟铇涫艿降蜏氐那忠u,于是,生命垂危。
他不動聲色開啟掃描雷達察看。
一股強烈的植物哀求感傳遞進腦海!
你觸發(fā)老茶樹的求教信號,開啟診斷——
只見茶樹整體枝干出現(xiàn)灰蒙蒙的顏色,粗壯發(fā)達的根莖生機衰弱,有十幾根根須已經(jīng)失去生機。
一道紫色經(jīng)絡(luò)線條發(fā)出報警聲——自然災(zāi)害指數(shù)77。(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