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人,幾人嘰嘰喳喳地結伴回家了。
人多熱鬧,一會兒功夫大家就到了村口。
這是村子西北角上的一個小山包。站在這里望去,夕陽下,整個仙馬泉村都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家家戶戶屋頂上升起的裊裊炊煙,在低空中連成一條條、一道道的煙霧,縹縹緲緲,宛如仙境。
一條小河猶如一根緞帶,從村前流過,河面上波光鱗鱗,跳躍著伸向遠方,消失在青紗帳里。
這條河勾起了葉靈蕖自己的記憶。她又仔細觀察了周邊的山峰、丘陵,地形地貌基本重合。現在能夠確定,這里就是她前世生活的那片土地,還是在葉赫,不過時間往回倒了四百多年。
四百年,對山河大地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瞬,幾乎沒什么改變,所差的不過是林子更密,人煙更少罷了。
她在原身記憶中也搜索出了相關信息,仙馬泉村是葉赫部落中較大的村子,全村有四趟街(注讀gāi,方言,相當于四排住家),分布在大路的南北兩側,總共約五十多戶人家。
道北后趟街西頭第二家,就是四舅家,也是她的家。這是一個由土墻加柵欄圍起來的小院,有幾處已經歪倒坍塌,木柵欄新斷了好幾根,從近處一看,更給人一種破敗的感覺。
院中間蓋著兩棟土坯房,座北朝南的三間是住人的,西側的廂房是倉房,都已經陳舊了。
原身的經歷里,這個家原來生活尚可,但自從四舅逃難離家,七八年未歸之后,這個家就破落了許多,現在勉強維持著生活。
這和會不會過、懶不懶關系不大,實在是條件所限。山區可耕作的地少,又靠天吃飯,家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沒有了當家男人頂門過日子,能保持現在這樣,全仗著四舅媽有頭腦又肯干了。
老天爺既然讓自己來這個時空走一遭,就由自己來改變吧,也算是代原身報答四舅一家的養育之恩了。
“晌午你就沒回來,餓壞了吧。回家快點吃飯……咦,家里來客(注東北方言中發qiě音)了?”她正在這里觀察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小院,順著容香草的話,注意力一轉,就看到院子里停著一掛大馬車。
這年月,條件艱苦,養得起馬的人家全村也不過三兩戶,都寶貝著呢。所以,哪怕院里停著的不過是普通的板車,也足夠容香草驚訝了。
她興沖沖地奔進屋里,想看看來的到底是誰。
剛進外屋門,就聽到屋里一個男人的聲音正吵吵嚷嚷地指責四舅媽佟金蘭“老疙瘩媳婦,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老人年紀大了,每個當兒子的都得盡孝不是?你不吱聲這是還要往出推是咋的?”
“是啊,老疙瘩家的,再怎么說你當家的也是老太太生養的,可不能說不管就不管啊,這要是傳出去,不是讓孩子們在村里抬不起頭么?”這是一個老年婦女的聲音。
“哼,平常總給這家說和給那家說和的,到自家的事就立馬不是那么回事兒了。還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另一個中年婦女接了起來,語氣充滿諷刺。
“唉,都說一個爹媽能養十個兒女,但十個兒女養不了一個爹媽。老疙瘩家的,你這樣不是寒了老人的心么?”一個老男人嘆了口氣才說道,在門外都能想象得出來臉上那種語重心長的樣子。
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葉靈蕖邊尋找相關記憶,邊進到里屋。
她家是傳統的北方筒子房,外屋一間,做廚房和柴房,里屋是連在一起的兩間,一鋪大炕搭在南窗下。
因為還沒到睡覺的時候,中間的簡易隔斷還沒擋上。一張飯桌放在炕梢那邊,上面擺著碗筷,原準備等葉靈蕖到家就吃飯的,不過被來人打斷了。
飯桌旁邊有一個小子正狼吞虎咽地吃東西,卻是她三舅的三兒子,容青林。這小子十一歲,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