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當了老板,是可以任性了,很多人有錢不就是為了能隨心所欲。
但是,不顧多么的有錢,大可去做些安身立命耀宗之事,卻決不能去侵犯和傷害他人,做斷人生路違反社會公德的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過幾番斗地主平富農,打擊“地、富、反、壞、右”等運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大陸上沒有有錢的人,大家的收入都來自工作單位發放的工資,而且工資雖有高低之分,但相差不是很多。家里上班的人多,生活條件就好些。家里幾口人只有一個人工作的,日子就過得相當的清苦。
市民們住的房子分公房和私房,公房是國家分配的,禁止買賣,但公房與公房可以互相調換。
公房按房屋面積的大小,每月向房管處交幾元甚至幾毛錢的房錢就行,發生墻壁塌陷屋頂漏雨房屋破損什么的,報告街道房管所工作人員,他們就會派專人免費來修繕。
住私房的人不多,所謂私房都是些祖上傳下來的老房子,沒有被國家列入打擊整治范圍內的一些私人產業,大多也只用來自住,極少有人拿出來交易。
一些大戶人家的宅院,在解放初期被政府沒收后,分配給附近的老百姓住,一個大墻門內,幾戶甚至幾十戶人家擠在一處住。
墻門內老房子的隔聲效果很差,大家貼隔壁住得近,有什么動靜都聽得到。
夜深人靜時,赤腳走在樓板上都嫌聲音太大。
與平矮的老房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五層樓高的水泥樓,大多是機關部隊的住宅樓,也有一樓開了商場,上面幾層樓分配給市民居住用了。
人們通常把這些水泥樓稱為“新房子”,直到八十年代末開始有商品房銷售時,人們也習慣把商品房叫做“新房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n市三層以上的新房子極為少見,大批新房子的住宅小區更是聞所未聞,弄堂、墻門、沿街房是n市人的主要集聚居住形式。
大弄堂里散布著幾個墻門,墻門內有幾條小弄堂。人們大多分樓上樓下兩層居住,單門獨戶朝著馬路的叫沿街房。
顏龍出生在n市有名的張家墻門,那是一個以明末清初時期抗清民族英雄張蒼水故居為中心,經過幾百年自然發展形成的大墻門,一條長約三、四十米,寬敞的石板甬道由南至北,從蒼水街的大馬路邊直通到張蒼水故居的前大門,沿途有三個小墻門和幾戶大門直接開在甬道邊的人家,那些不用走路未鋪上石板的地方都種起了樹木。甬道兩邊住有二三十戶人家,甬道盡頭是張蒼水故居又叫張家明堂,里面有二十多家住戶,粗略估算一下,整個張家墻門的住戶應該有300人左右。
在張家墻門顏龍整整生活了十個年頭,三、四歲開始外祖母就放心地讓顏龍在墻門內與其他孩子玩,男孩們總是在幾個老地方打彈子、碾銅板、拍煙殼。有女孩子加入時,就在早就選好的石板地上跳房子,或一塊去暗弄堂里捉迷藏。
每當可以吃飯、需要回家時,大人沖著那幾個老地方叫喚幾聲,小孩子們就各自散了回家。
老是讓外祖母多喊幾聲的顏龍,洗手時屁股上經常性會被外祖母揍幾下,連帶拍去顏龍身上的塵土。
張家墻門里的大人們相處得十分融洽,有事沒事的常來串門,外祖母是蒼水街道辦事處的治保委員,家又在大墻門口,廚房門就開在甬道邊,因此來串門的人特別多,出門辦事、逛街、買菜回來的,都會來歇歇腳和外祖母講講大道,說些小道消息,顏龍由此每天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與零食吃。
60年代的很多小孩都不上幼兒園,張家墻門就是顏龍的幼兒園,亞萍阿娘、長腳老太、大頭阿爸、啞子伯伯,阿毛舅舅,都是顏龍的幼兒老師,就連管著墻門口兩只掏米缸里水,老是彎著腰的紅鼻子老伯,在掏完泔水抽旱煙時也能教顏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