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為什么很多皇帝愿意用貪官,如果是一個昏君也就罷了,許多頗有歷史功績堪稱賢明的君主,他們一樣寵信貪官,這似乎是一個違背理性認識的悖論。
因為,貪官雖貪,但能力未必比清官弱,忠心程度往往還更高,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背離世俗規則的,所以就要更高程度的依賴皇權保護。而清官處事能力未必比貪官更強,并且他們對皇權的依賴程度太低,一旦成勢了,甚至有可能對皇權構成威脅壓制。
王莽,那可是既清且賢,結果勢大難制,最后幾乎傾覆漢室王朝。
并且,貪官這種存在高度依賴于皇權,喜歡用的時候就拿出來用一用,等不喜歡用了,直接弄死他,抄家滅門,奪取其家財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刷一刷聲望和民心。
歷史上那幾個得善終的大貪官,是皇帝不知道他們是貪官嗎?恐怕多數情況下并不是,而是真的相處出感情了,當朝皇帝心慈手軟,就輕輕放過了。
因此封建時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怕貪官,反而有點怕諸葛亮、岳武穆這樣的臣子,因為不管他們本身有沒有謀反之心,但他們真有能夠謀反的能力。
諸葛亮、岳武穆這樣人若是謀反了,恐怕真的是眾望所歸,朝堂民間俱是載歌載舞,一片恭迎。
即便是一個普通人,也不會愿意自己的身家性命事業盡數為外人掌控,更何況是一位封建帝王?
忠義信這些年,貪腐墮落,邪惡滋生,但事實上世間一切組織就像生命體一樣,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剛剛誕生時的充滿生命力,高速發展與成長時期,全盛時期,壯年之后的逐漸衰老多病……直至死亡。
忠義信遠遠還沒有到天命已終的時候,僅僅只是身上生出了一些疾病,石毅到來后有背景,有手腕,有能力,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整個幫派的氣象頓時就煥然一新。
五元老被清掃出歷史舞臺,像廖立這樣的人,抓一批,關一批,殺一批,抄家斂財,短時間內就為石毅聚斂到高達近十億的財富,并不僅僅是殺人滅門而已,石毅同時還下達了數項自己認為正確的行政政策
東方科萊頓人,無論是什么樣的家庭背景,家里的孩子必須念完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
絕大多數東方人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這種政令跟絕大多數東方人沒有關系,但總有一些破落戶,懶鬼地痞,生一大堆孩子不撫養不教育,讓這些孩子十幾歲就出去打工賺錢,供自己揮霍,這樣的男人不少,女人也有。
黑幫要調查這樣的人,那可是太容易了,畢竟人以類聚,同類相吸。
在石毅的政策宣布后,第一個月,這些破落戶家的孩子還沒上學,由忠義信送錢過去,并且好聲好氣的給對方通知。
第二個月,這些破落戶家的孩子還沒上學,再找上門的就會是忠義信的打手了,先把這些人毒打一頓,然后人拉到幫會監獄里去,先作為監獄勞工關兩個月再說,這些人的孩子會被送到孤兒院,雖然條件也不是很好,但至少比他們現在要好。
黑幫做這種事?
這不是神經嗎?
然而如果有的選的話,哪怕是像李杰斯這樣的天生壞種,也不介意在自己兜里有錢的情況下,做一做這類事情。
這個家伙陰郁、嗜血、喜好欺凌弱小,但看著被自己保護的小孩子以一種崇拜的眼神注視自己,他的心里也會感到暗爽。
“大哥哥,大哥哥,我長大以后也要加入忠義信,也要像大哥哥你這樣威風!”
“滾一邊去,先念好書再說,老子當年可是學校里名列前茅的學生。”李杰斯罵著一個毛頭小子,但事實上,他上學時考試就沒沖出過倒數后五名。不過,吹牛逼又不犯法。
在那些衣衫襤褸孩子崇拜的注視中,楊鐵頭、李杰斯把他們那對好吃懶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