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被對方牽引走偏,張烈迅速回氣落地,周身地煞烈火洶涌激蕩,正要再戰(zhàn)。然而對方的劍氣卻早已如影隨行而至,將自己周身要害竅穴全部籠罩住。
出身于明州丹元劍靈宮這樣的名門,南宮家這樣的世家,溫情劍法劍勢之繁復(fù)多變,實在到了一種匪夷所思、尋常修士難以想象的地步:
一柄細(xì)雨靈劍縱橫揮舞開來,或者大開大闔,氣勢豪邁,或者陡然東西,變化精微,又或拙滯古樸,又或迅疾絕倫,時而頗有石破天驚、風(fēng)雨大至之勢;時而又綿綿密密,猶如細(xì)雨輕霧。
更加可怕的這些風(fēng)格、意境絕然不同的劍法劍勢竟是在數(shù)招之間,極短時間內(nèi)全部施展出來的,截然不同的劍法劍勢完全融合在一起,猶如劍陣,交相重疊下,互不削弱,卻將劍壓劍勢提升至最強巔峰!
僅僅只以劍術(shù)論,張烈的冰火劍氣風(fēng)暴一招失手落于下風(fēng),如果他僅僅只擁有劍術(shù)只擅長劍術(shù)的話,那么張烈此時此刻就是徹徹底底的敗了,可惜,張烈修博,與對手比拼得是綜合實力。
此時此刻手中雖然沒有了劍器,但張烈周身的頂級防護法袍·煉火流焰袍卻在其周身地煞火勁的沖擊之下,翻騰滾沸了起來。
護體真息氣勁,煉火流焰袍本身的防御,張烈自身的煉體功法,甚至于在這場戰(zhàn)斗當(dāng)中,他將自己少年時游歷江湖時所修學(xué)的束衣成兵法門都施展出來了,以這三重防御守得鐵桶般滴水不漏,溫情的劍氣再強、再尋隙而入,一時也難以攻入。
而在這個時候,黑劍驚芒、白劍七夕也在急轉(zhuǎn)而回,周身地煞火勁翻騰洶涌的張烈,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一座即將就要噴薄爆發(fā)的火山一般,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一個應(yīng)對不當(dāng),自身立刻就要陷入無可挽回逆轉(zhuǎn)的必死之局。
(好厲害?。?
明明原本是自己比拼劍術(shù)獲得一招的勝利,然而緊接著情勢卻急轉(zhuǎn)直下,瞬間就變成了自己被前后合擊之局,這樣的變化讓溫情不得不感慨對方修為底蘊之深厚潛力變化之無窮。
劍靈·離劍式!
細(xì)雨靈劍驟然脫手,在她的周身四面曲直互引,來回旋繞,流螢般的璀璨劍輝不稍停歇,在虛空中縱橫穿梭的劍影凝聚不散彷佛變成了有形有質(zhì)之物,一時間溫情與張烈的四面八方到處都是劍影縱橫交錯,密布十丈內(nèi)的每一寸空間,攻如雷霆震怒、罷如江海凝光。
擁有“養(yǎng)神訣”與“清靈法目”的雙重加持,然而張烈一時間居然也分不太清四周這些虛實變化似幻似真的劍影,劍氣縱橫間虛實相生,令人難辨劍鋒實體所在。
(盛名之下果然無虛,丹元劍靈宮的劍典傳承無愧其經(jīng)典之名,果然有獨到厲害之處。)
在黑白雙劍急速飛回,帶給溫情壓力越來越大,漸至巔峰之時,突然在電花火石間,張烈周身烈火猛烈一盛,卻是激發(fā)了“流焰”效果。他身形橫移一連七閃,留下七個殘影,七道影像半包圍著溫情一拳轟出,一股狂暴熾烈之意,頓時就壓迫及身。
莫說這是一拳轟出的磅礴之力,就僅僅只是張烈身形瞬間橫移的七步踏出,潛力迸發(fā)之下,也令他腳下的那株百年古樹瞬間熊熊燃燒起來,旺盛火勢受到牽引,進一步增幅張烈拳勁。
溫情吃了一驚,強行回劍防守,她沒想到張烈會在黑白雙劍真正飛回前的一刻,驟然出手,因為只要再等下一刻自身就要同時應(yīng)對前后兩方夾攻的壓力。
但即便回劍防守劍氣充盈于自身周身,但溫情卻已經(jīng)感覺得對方這一拳轟出,一瞬之間似有幾十?dāng)?shù)百道拳影潛勁驟然轟來,或者直攻而來的,或者左右夾擊,或者拉扯和擠壓的熾熱拳勁,甚至還有從腳底攻來和旋轉(zhuǎn)的力道,令人一瞬間就像墜落入洶涌的巖漿漩渦中,身心俱創(chuàng),再難穩(wěn)定把握自身的狀態(tài)。
這一擊地煞拳當(dāng)中,張烈甚至滲透加入了許多北海鯤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