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晴空從賈實那里回來的時候,天已經擦黑。去時心里沉淀淀的,回來時卻是一身輕松。
她喜歡與上了年紀的老者談好,因為他們閱歷豐富,見過太多的生死離別,往往在生死情感和利益上看的很通透。
在了解易晴空的心結后,他卻絲毫不領情的嘲笑她,原話大概是這樣說的。
“易家小兒郎,你歷來是通透的人,怎會看不透這滾滾紅塵種的人事百態?
人生在世,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因為你取悅別人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取悅自己,何必去走那一條彎路。
你覺得你對你叔叔,姐姐,你哥哥嫂嫂好嗎?”
易晴答道“自然是非常好的?!?
賈實又問“那你覺得他們對你怎么樣?”
易晴空想了想,這些年來,他們對她卻實都不怎么樣了。
叔叔忙著含飴弄孫,哥哥常年奔波在外,嫂嫂一心想著要提攜自己娘家的人,而姐姐卻從那次秋獵后便再沒有與她好好說過話。
盡管她是道了歉,認了錯,卻還是時常換來了她的冷嘲熱諷。她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我不過是把你對我的態度原封不動的還給你罷了。你想想當初,誰都不同意你走這條路,我不是幫你說盡了好話嗎?
如今,我不過只是想要嫁給自己心儀的男子,你就這般的看不上,百般的嫌棄?
易晴空覺得,易云萍這些話說的可為誅心,每次一天到,她就像被利劍刺中心臟,從一開始挖心的疼,到如今的麻木不仁。
她對著賈實搖搖頭,苦笑道
“不過爾爾罷了。”
賈實聽了她的話,不經哈哈笑起來,說道
“我記得,當年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夫子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衡量是非的標準。你有十文錢,在他人困難時你愿意拿出十文來幫助她,你覺得他應該會感恩,知道你待他的真心。
同樣,當你遇困難時,他有十文錢,卻只愿拿出五文來幫助你,這是你會怎樣想?
你會不會覺得我帶你十分真,你卻只還我五分的情。這明擺著的不公平啊!憑什么我付出的與回報的不是等量的呢?
可是你卻不知道,在他心里,給你五文幫助你已經是他能付出的最多,他還要考慮都給你后他還能不能活下去。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自己一樣豁出所有,你能豁出去那是你自己的事,總不能要求所有人和你一樣掏心掏肺吧?
付出是你自愿的,沒有人會強迫你。可回報是別人的,能給多少你都勉強不來。
所以說,不求回報的人,其實才是活得最順心意之人。你若一心求回報,還不如當初就不要付出,不然顯得你的付出目的性強,當你收不到同等的回報時,自然心生怨念?!?
易晴空聽完他的話,若有所思。
沒錯,她對易家的所有人都是圖回報的,一直以來都是,如今,他們回以自己的不過爾爾,她確實已經心生怨念了。她沒那么偉大,既然付出了真心,自然是要求真心回報的。
所以,往后她不再怨也不再恨,甚至把他們會回報自己的可能性降自最低。那么,自己不在有期待,便不會再付出,這樣,少付出少收獲,總比多付出,少收獲來得長久。
回到易運坊,她直接就去找顧書辭,她覺得,趁著這幾天天氣好,還是盡快回京的好。如今她既然放心心中的怨念,就不會再對易家人的行為指手畫腳,不為他們當心著當心那,也不稀罕他們偶爾想起的關心。說以,就算回去,有多少遭心的事,她都將置身事外,再不多草一分的心。
“書辭,你在嗎?”
易晴空敲了敲顧書辭的門,她刻意來看看他,與他商量回程的事,也讓他知道自己是真的沒事的。
好一會兒,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