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城很大,這是這個時代的大趨勢所決定的。
每一個超大型人口聚集地,是巨大的資源積累,也是巨大的負擔。
由于某些黑科技的存在,光其存在本身,就可以穩定周遭的空間秩序,降低各類災害的幾率。
據說,整片大陸上的那一個個巨型都市,是有一定規律的,就像是釘在這個世界(地圖)的釘子一般,強行把這個即將四分五裂的世界縫合到了一塊。
每多一個釘子,世界更傾向穩定,每少一塊,這個世界更不屬于人類。
而每一個釘子的代價,昂貴且沉重到必須由整個種族來分擔,這方面,可就不限于人類方了。
暫且不討論那些傳說,在現實層面,超越了時代極限的超巨型城市,很自然的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和災難。
比如說,腐敗和地區獨立化。
僅僅只是時遷城四環的二十四個區,每一個都不會比舊時代的準一線城市小,有獨立的醫院、警局、行政廳、學校、車站、影院、軍隊、傭兵戰團。
是的,沒錯,不僅有警察和軍隊,還有大量的零散傭兵,在這人人會武的超能時代,臨近戰區的邊境,必須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很自然的擁有了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四環,實話實話,名義上時遷城有六環存在,可五、六環卻只是在地圖上和口頭上的,城內四環是市政府控制力的極限。
五環開始必須依靠武裝車隊和巨型列車,來往極其不方便,其主要社會形態的資源小鎮和要塞城鎮基本完全自治,給不給市政府面子全看個人選擇。
由于諸多因素影響,日常交流更是經常性斷絕,別說后方即時微操前方的美夢,來回送個快遞都要好幾周。
混亂時代帶來的惡果,地方區政府往往是該區域最強者作為領袖,內環和外環的交通、交流都相對困難,支援是沒有的,派遣過來的麻煩和任務確是無窮的,區長必須有足夠的個人權威才鎮得住場面。
但隨著時光流逝,放任個人威權化的結果,地區區域的軍閥化、私人領地化、繼承人世襲制如期而至,聽調不聽宣算是友善的,擺明了拒絕人員派遣的派遣人員突然失蹤的,都不在少數。
全民超武,民間擁有更高武力的現實,在這個時候,反而加劇了分裂。
尤其是越是內環越是安全、生活條件越好的現實,世人皆知,外環人怎么可能不眼紅。
甚至一環內還有一片區域保存了純粹舊時代科技生活方式的區域,那里的居民日子過得很舒服,過的就像是舊時代的富商,新時代人眼中的大貴族這讓邊境打死打活的人怎么想,尤其是很多重要功能設施僅一環有,來往所見所聞更是加劇了矛盾和偏見。
要知道,即使現代要更換住所區域,也需要打報告看條件等審核,有錢都未必能夠通過,當初更是直接在各區域之間砌墻。
就算理智上能夠理解他們為文明保存火種,同時也負責大部分的科研工作,總有人需要犧牲,總有人必須負重前行,但
“為什么犧牲的不是他們?我們這艱苦求生,一份糧喂一家人,他們把資源投入無用的垃圾堆,自己過著奢侈的生活,還恥笑我們的貧窮和悲哀,說我們不努力。”
“我們沒日沒夜的為種族未來謀劃,每時每刻都有精英填入這無底洞,還要被那些野蠻人污蔑!這是對文明和智慧的嘲諷!”
雙方無法理解,或許,越是試圖理解,火越大。
在最要命的時候,內戰一觸即發,而這種分裂,不僅限時遷市一城,執行環制的大城市都有(時代技術所限)。
萬幸,當時族群整體技術獲得了突破,靈刃的量產仿制品人工靈器誕生,不僅讓內環成了優質的科研、商品產地,逐步掌握話語權,也切實改善了中外環民眾的生活,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