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大串火舌,彈道軌跡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之時顯得清晰可見。
“這是什么子彈?”馮樹義大吃一驚,第一次見這種能顯示彈道軌跡的子彈。
不光是他,上面負責打槍的戰士更加震驚,可震驚之后就是滿滿的高興。
他們調轉槍頭,對準一架正要加速起飛的敵機,子彈飛行軌跡清晰可見,他們很輕易地就預測出飛機的行動路線,提前將子彈送了過去。
…
正在八八式戰斗機里面緊張地調試飛機參數的日軍飛行員看了華夏人占領的陣地,只要給他三分鐘起飛,他就能在五分鐘之內回來把航空炸彈送到華夏人頭頂上。
“松浦真是膽小!連武器都不裝就飛走了!回來看他怎么挨罵。”
飛行員不忘吐槽剛剛率先飛走的那架飛機,認為那名叫做“松浦”的飛行員錯過一個億,這么好拿的戰功為什么不拿?敵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只要飛起來再來個俯沖,敵人的性命輕易可取。
所以他沒有選擇給飛機上重機槍,而是選擇攜帶兩枚航空炸彈,八八式(1928)戰斗機型號比較老了、可靠性差而且是小型戰斗機,航空部一般都把它當做偵察機使用。這架飛機能攜帶的東西也很少,要么帶兩門重機槍和配套子彈,要么攜帶兩枚航彈,連油都帶不了多少。
所以這種戰斗機都是充當截擊機或者偵察機,大同戰場屬于后方,用這種飛機正合適。
平時飛機當然不會全副武裝停在跑道上,而是在機庫中保養或者在修理車間修理,只有在有戰斗任務的時候,地勤人員才會將武器安裝在飛機上。因此,增加地勤人員的數量也能提高空中任務的效率。
還沒等他得意洋洋地自己能升職,或是成為“王牌飛行員”,突如其來的震動將他的幻想擊碎。
他驚恐地看著飛機內壁上逐漸增多的孔洞,臨死前探出頭往那邊一看。
他的飛機是敞篷的,好處就是方便逃脫跳傘,可他在地面上,這時候脫離不也是死么?
“三式重機槍!”
飛行員有些咬牙切齒,沒想到有一天他還能被這種高射機槍給擊傷。
這是何等的恥辱?大正三年式高射機槍比他座下的飛機還要老,而且性能太差,在淞滬會戰上面對華夏人的老舊飛機都無一戰果,足見這種高射機槍在設計上是完全失敗的……可今天反倒是把他的飛機重創了,若是團長過來看到他的飛機這樣,還不得把他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