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錢夫子怎么辱罵催促,最終糧隊還是沒能夠趕到洛陽。隨便找一個村莊湊合一晚。休息之時,卻看到那瘋和尚居然一路跟了過來。張順去哪,瘋和尚就跟到哪里。
眾人畏懼,紛紛避開張順。張順無奈,只好向村民買一些糧食,借一些炊具,獨自去村外做飯,馬道長、陳金斗和張應貴倒有些不好意思,強忍著害怕跟了過去。
結果被張順給趕到一邊了“此人瘋癲難測,你們遠離一些,省的為其所傷。”三人也分不清這張順說到是好話歹話,只是尷尬的站在跟前。
張順也不解釋,只是喊道“你倆傻站那里干啥?你們快幫我撿些柴火回來,正好煮飯。”
三人受了訓斥,反倒喜笑顏開,像是受了夸獎一般,樂樂呵呵的撿柴去了。張順本來也不怎么擅長家務事宜,只是湊合著方一些米,加上水一頓亂燉。結果果然燒干了,變成了黏稠的一坨東西出來。
張順做好了飯,念在三人撿柴有功,便喊他們一起過來吃,被三人婉拒了。
張順無奈,只好自顧吃了起來。那瘋和尚跟了一天,卻是滴水未進,見到吃食,便腆著臉湊到跟前。
這廝也不知道多少年沒有洗澡,只熏的張順昏昏欲倒。張順本來吃的就味同嚼蠟,被他這么一熏,更是沒了胃口,便把碗遞給他,笑罵道“你這猴頭,要熏死貧僧嗎?吃你的吧,就這么多,吃完沒有了!”
這“猴頭”平日飯量很大,都是搶人飯吃,還是頭一次有人給他飯吃,心中喜歡,只道是還是師傅疼俺老孫!
其實這時候張順也算是想明白了,這廝雖然腦袋不太好使,只要聽話,其實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才。曹操麾下有典韋、許諸,宋衙司宋江尚有殺人魔王李逵,難道自己還馴服不了一個瘋和尚嗎?
吃罷飯食,張順便領著這瘋和尚找了一處水塘,便讓他下水洗一洗澡。這和尚如何肯下?原來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有些怕水,只是說道“師傅,這樁兒我不敢說嘴。水里勾當,老孫不大十分熟。”
“你那避水決呢?”
“俺老孫忘啦!”
好吧,這“死猴子”涉及到自己的時候,倒是牙尖嘴利。張順又轉念一動,我還能被一個瘋子說的啞口無言?便騙他說“為師倒是記得一些,且教與你!”
于是,等到臣下三人找到他們二人的時候,發現兩人像傻子一樣,正在水里撲通。再仔細一看,卻是在練習狗刨式游泳術。
原來這張順雖然與那“浪里白條”同名,卻沒有“浪里白條”的本事。他本是北人,又沒人教授,就只會這個。這游泳姿勢雖然難看,卻也被他練習到精純至極,用來教授瘋和尚正是合適。
瘋和尚武藝高強,本身身體協調性就非常好,只一會兒便學會了。張順怕著了涼,便留他在水里撲通,自己先上了岸來。他穿上衣服,卻無意中踩中了一個東西,張順低頭一看,正是“悟空”的大鐵棒。張順想起了早上此物沾染了那些東西,不由心中惡心,便想把這鐵棒扔到水里洗一洗。
張順彎腰這一入手,卻差點沒提不起來,這分量卻是不對。原來這明朝話本小說流行,受此影響,武將最喜好吹噓武器分量。
比如劉綎、盧象升據說能使一百多斤大刀,這是以練習器械代替實戰器械的吹法;再比如吳三桂據說使用五十斤大刀,實際分量不過十二斤而已。此類說辭,大家都心知肚明,是用來嚇唬于此愚鈍的百姓,夸耀武功的,并非實際重量。
實戰武器,并非越重越好。一般長兵六七斤至十多斤已經是分量不輕,再重者,不高于二十斤便是聞名天下的猛將。張順掂量掂量了這大鐵棒,卻是差不多真有三十六斤,心中不由駭然,心想自己真實撿到寶了。
等到張順將此物外面一層厚厚的黑色污垢洗刷干凈,卻見此物中間黑黝黝的卻盤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