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孤兒寡聞聞言一個個目瞪口呆,天下竟有如此無恥的強盜土匪,搶奪他們的財產,還說的如此大義凜然。可是,形勢比人強,她們又能怎么辦?能免于賊人的羞辱已是萬幸,豈敢奢求其他。
于是,張順便下令跟隨而來的陳經之負責此事,將張氏家產登記起來,房產宅邸仍留給張氏所有。土地留下二三百畝作為家族自用,其余部分田地一并分給貧民,將原有田契焚毀,使張家各自簽字畫押,重新簽訂契約。至于金銀等阿堵物,皆被張順等人拿走,一部分分給貧民使用,一部分留作義軍軍費。頃刻之間,竟將偌大個家族,拆的七零八落,使得大陽鎮大戶個個噤若寒蟬。
且不說,這邊陳經之如何帶人分割張家財產,那邊張順便帶人掠奪大陽鎮財富。這大陽鎮也是富甲天下的重鎮,雖然之前遭到“老回回”三次掠奪,仍然沒有動搖其根基。
張順到了此鎮,首先令他垂涎的便是鎮中來往的騾馬和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叮叮當當制作鋼針的作坊。張順與其他義軍不同,家底淺薄,缺少騾馬,機動性特別差。如今見了滿鎮的騾馬,自然高興異常。
不過,他掛著“賊青天”的名頭,好歹講究一些吃相。于是,他一邊下令勒索城中大戶,一邊下令“購買”騾馬。那些騾馬主人明知他們是強盜,哪里敢不賣?之前兩次被掠奪的遭遇告訴他們,若是老實聽話,只是丟了財產;若是膽敢反抗,就會連性命和財產一起丟掉。
被賊寇三番五次掠奪的大陽鎮,罕見的表示出了合作的態度。張順高高興興,兵不血刃的獲得了大戶“捐贈”不少糧食、金銀和“購買”的騾馬。
張順便將糧食全部留下,部分金銀用來購買騾馬,部分金銀用來賞賜有功的將士。本來到了這種地步,大家都心滿意足了,結果張順又把主意打到了鎮上的制針行業。
這大陽鎮號稱“九州針都”,鋼針行銷中亞,是一等一的好技術。可是咱們是賊寇,又不是商人,折騰這個作甚?大家紛紛表示不解。
張順聞言笑了,說道“你們這些憨貨,只會廝殺,不懂的天下真正的寶貝。”
“這大陽鎮制針行業,這幾天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他們都是將熟鐵打作細條,然后拉絲而成。再剪作小段,制成細針,放入松木灰鍋中翻炒一番,再淬火而成。”
“此法精妙絕倫,看似制針,實乃是制甲技術。若是將此鐵絲皆做成環狀,逐個連綴起來,便是軍中所用之連環甲。如今,咱們正是缺少鎧甲頭盔等防御之器,我早命令劉鋼等鐵匠加緊制作,卻工序繁瑣,速度緩慢。若是我們能使這大陽鎮為我制甲,數日之內,千余領鎧甲可得!”
眾人一聽,皆是目瞪口呆,自家主公真是天人也,竟然能想出如此辦法。想到此處,張順連忙調集剛剛把張氏家產拆分了的陳經之和其麾下文書,將鎮中所有針匠進行登記,命他們為自己制作連環甲。
這連環甲其實就是后世所說的鏈甲,和話本中常常提到的鎖子甲還不是一個東西。連環甲是用鐵環連綴而成,而所謂的鎖子甲是用細小的鎖子連綴而成,比如后世最有名的山文鎖子甲就是典型代表。只是隨著拉絲技術越來越普及,鎖子甲才慢慢被連環甲給取代。
當時,張順并不知道其中區別,但并不妨礙他使用這種鎧甲。這種連環甲最麻煩的就是兩點,一個是拉絲技術,一個人需要大量的人工,可是這大陽鎮正好滿足這兩個條件。
張順先命令麾下武將和陳經之設定樣式,分為大小兩號,然后命令陳經之分別將樣子下發到個個制作鋼針的工匠家中,命令他們每戶制作連環甲兩件,逾期則全家盡誅。
鎮中鐵匠們也是第一次遇到有如此騷操作的賊寇,只是并沒有掠奪他們的財產,又沒有傷及他們的性命,大多數都聽命行事了。有個別刺頭的,張順讓士卒過去收拾一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