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張順真的是怒了,他前世生活在和平年代,再來到這個年代以后,見識了“義軍”兇殘和作惡,以為這已經是人類的底線了。他沒想到官兵再次刷新了自己對底線兩個字的認識。
他以前還有一種幼稚的想法,以為無論什么人什么事兒,總是有道理可講的??墒沁@一次血淋淋的現實告訴他,要想和人講道理,只能看手中刀利不利,不然連講道理的資格都沒有。
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用嘴講不通的道理,只能依靠手中的刀劍來講。前生偉人講得好“槍桿子里出政權”,恐怕也是血淋淋的現實教育出來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
本來張順以為自己只需要一呼百應,利用手中實力,慢慢逼迫明朝的官員站隊,自己就能改朝換代。
如今看來,如果不采取暴烈手段,自己等人就會被反動勢力采取暴烈手段,徹底消滅干凈。
那么問題就回到了當初,誰是我們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首先,第一個敵人便是朱明皇室,根據古代家天下理論,這大明王朝就是他們老朱家的,皇帝自朱家出,各地王爺霸占了大量土地田產,不可不革其命也。
其次,第二個敵人便是那些土豪劣紳,他們把圣賢書讀到狗肚子去,只顧自家升官發財,霸占土地,作惡一方,也不能不除。
再次,第三個敵人便是明王朝的軍隊,他們作為大明王朝的爪牙,是直接威脅義軍的軍事力量,不可不消滅也。
最后,第四個才是關外滿清,他們作為異族入主中原,才是自己爭霸天下的最終對手,不可不慎重也。
凡此四者,能招降教化的盡量招降教化,不能招降教化者,只能消滅。
想到此處,張順頭腦瞬間清晰起來。偉人就是偉人,只需要按照偉人的理論依照實際情況捋一遍,一切路線就明晰起來。
張順心思通透以后,便命令張三百先去簡單的挑選一下人手,人數以一千為限額。然后,便安排其他人等趕快整頓人馬,一路南下前往黎城縣義軍大營。
第二天終于到了義軍大營,張順才稍微安下心來。只是稍微修整了幾天,張順又不得不向二當家“紫金梁”辭行。
原來二當家“紫金梁”這次打糧不成,反被曹文詔打的大敗,吃食也很吃緊。張順這麾下現在又有萬余人馬,一時間也供養不起了。
張順也不好意思在二當家麾下如此蹭飯,只好辭別而去,一路繼續向南,返回到澤州尋食。
澤州遭到義軍反復蹂躪,糧食也很難搜刮上來。張順派遣麾下將領幾次試圖購買糧食,都不能成功。他只好無奈帶領眾人返回舜王坪營地,看看自家營中是否還有糧食。
張順先到達了圣王坪營地,結果他驚奇的發現圣王坪竟然已經建立起來一座雖然簡陋卻頗為龐大的營地。
趙鯉子得到張順歸來的消息,急忙一邊報告與陳長梃等人,一邊親自帶領麾下斥候趕來拜見。
張順簡略的問起了圣王坪營地之事,才知道自己不再的時候蕭擒虎做下來好大的一筆買賣,不由又驚又喜。
喜的是也有英雄前來投靠自己,麾下人馬逐漸壯大。驚的是自己手下這許多人馬已經難以養活,更不料營地本身也趁機在發展壯大。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人吃馬嚼的物資應當如何解決?
不管怎么說,總歸是好事,張順便放下心中擔憂,滿面春風的望著遂后趕來迎接自己的將領。
蕭擒虎趁機向張順介紹了一下新入伙的“爭世王”和“治世王”,那“爭世王”滿臉橫肉,一副武將模樣,使得是一副鐵戟,腰中挎著一口寶劍;而那“治世王”則白面無須,看起來一副文士模樣,使得是一把鐵鞭。
張順見了心生喜歡,心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