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楓這邊也不是很輕松,畢竟鎮國軍不是什么雜牌軍,而是實打實的大乾精銳,一個個都是在南夷搏殺出來的百戰精兵,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
而長槍兵在系統里面只相當于基礎兵種,不像白毦兵這樣的精銳,殺手锏盾墻有點類似羅馬的盾陣,威力是有的,但是并非無敵,被對方武器沿著縫隙通進來,也是會死人的,只是陣亡的數量,相對于鎮國軍來講少一些,但是也相差不了哪去。
九千對一萬,雙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算大,鎮國軍之所以被壓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不夠拼命,當然這是相對于黑甲軍來講的。
再精銳的士兵,面對這種死士一般的存在,也會受到壓制,戰場上什么事情也會發生,有時候不怕死的沒有戰死,怕死的反而先死了。
第二就是對長槍兵組成的盾陣沒有什么好的應對方法,鎮國軍常年與南夷作戰,夷族打仗都是一窩蜂地撲上來,根本不會組成戰陣對敵,想長槍兵這種盾陣,鎮國軍的士卒也是第一次遇到,自然就沒有什么應對的經驗了。
為了徹底留住入侵唐源府的這支鎮國軍,劉楓也沒有大意,直接進階七品官職,選了能夠增加部隊攻伐力的武官校尉,統帥值增加到三點,他征召系統兵的上限就提升到了七萬五千人。
帶兵上限提升之后,劉楓立刻花了一萬三功勛值,直接把原本的兩千長槍兵補充到了一萬五,作為大軍主力部隊,原本的三千弩兵補充到了五千,加上白毦兵,一共將近兩萬三千的兵力。
至于那些輔兵劉楓根本沒有帶過來,相對于擁有三萬兵力的鎮國軍來講,這點兵力不占優勢,不過這不算什么,只要有功勛點,他隨時都能夠征召出士卒來。
這也是劉楓敢和鎮國軍野戰的底氣之一,只要不是被對方一口氣吞掉,他就立于不敗之地。
盾墻壓制仍在繼續,劉楓不知道鎮國軍的傷亡是多少,但是長槍兵的傷亡已經快要接近了2千了。
如果是尋常的軍隊,這樣的傷亡足以導致潰敗了,但是對于系統兵來講,就算是戰到最后一兵一卒,都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從高處往下看,可以看到長槍兵盾陣推進的速度在不斷提高,由此可見,鎮國軍前軍的士氣已經達到了奔潰的邊緣。
就在這時候,戰場右側突然出現了一支兩千人左右的輕騎。
這是李冠派出來的增援,這是一支弓騎兵,抵達長槍兵軍陣的右側之后,立刻朝著中部位置拋射出一波箭雨。
箭矢密集如雨,雖然有盾牌阻擋,但是仍然造成了不少傷亡,盾陣也不是密不透風的,加上這么多人密密麻麻站在一起,落下的箭矢只要順著縫隙,就能命中下面的人。
對于這種情況,前軍的幾個統兵校尉也是無奈,想要維持盾墻,隊形就不能亂,而對方是騎兵,派人去打也不現實,根本就追不上,所以只能被動的挨射。
這一支騎兵的出現,猶如注入了一支強心劑,頓時讓鎮國軍前軍挽回了一些士氣。
在中軍的劉楓看到這一幕,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考慮了一下,對著身邊的傳令兵下令道“讓弩兵上去對射!”
他手中的兵種太少了,雖然也有一支千人的騎兵,但是組建時間太短,還沒有形成戰力,上去只會被人家放風箏,弩兵就不一樣了,都是遠程攻擊,誰怕誰,就算那些輕騎兵敢沖上來,旁邊的長槍兵也不是吃素的。
后面的弩兵迅速沖了上去,擺好陣勢之后,就開始排隊發射弩箭,大黃弩的射程不錯,威力又強大,加上弩兵的數量遠超過那支輕騎,只是對射了幾輪之后,鎮國軍的這支輕騎就先敗下陣來,不得不先撤退離開。
與此同時,前軍好不容易提起來的士氣頓時又打回了原形。
“不好了,前軍不能再戰了,必須要派其他部隊前去把前軍替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