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攻城器械也打造了一批,明天一早開始攻城,盡快打下太元城。”
這兩天,劉楓一直沒有閑著,數十萬大軍的調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決定都需要他來處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糧草運輸和補給的問題。
兵馬未動的糧草先行,糧草能否及時補給,比打一場勝仗還要重要,而糧草的運輸速度,取決于道路和運輸工具,還好崇州地勢平坦,要不然這些日子以他們進軍速度,后勤糧草恐怕要跟不上了。
盡管經過一兩年的修生養息,但是劉楓的底子還是薄了一些,這次北伐,湊集到的糧草只能夠支撐二十五萬大軍和四十萬民夫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說長不長,想要在兩個月內奪取燕、崇、青三州,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速戰速決的同時,也要以戰養戰,通過奪取魏軍糧草作為補給。
對于這兩點,在場的諸將也是心知肚明,于是齊聲應道:“請君上放心,我等愿立下軍令狀,三天內攻下太遠!”
“好,下去準備吧。”
這次圍攻太元城,采取的依然是傳統的圍三缺一打法,由劉楓率領的中路軍攻打南門,楊宗率領的左路軍攻打西門,林晟率領的右路軍攻打東門,既能充分發揮出兵力的優勢,也能疲憊敵軍。
凌晨四更天的時候,民夫和輔兵就開始埋鍋造飯,搬運兵甲器械。
當天邊發白時,三軍已經整齊列陣與營寨外面,一座座巨大的拋石車被推到了最前面。
隨著一陣陣號角聲響起,各處令旗揮舞,拋石車率先對著城墻上的角樓和那些臨時加蓋的工事進行轟擊。
隨即,在拋石車的掩護下,三面城墻外面的士卒幾乎同時出動,各種旗幟之下,甲胄與兵刃在初升太陽的陽光下,宛如波光粼粼的浪花。
無數士卒與攻城器械越過拋石車,朝著城門逼近。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木幔、轒轀(fényūn)車這類能夠保護士卒的戰車,這些戰車可以直接護著人到城下薄弱處進行工事作業,比如挖坑道、掘墻等等,算是攻城的基本配置。
其后就是臨沖,撞車和云梯。
隨著先頭部隊靠近城墻上守軍的射程范圍,密集的箭雨和粗大的弩箭就紛紛投射下來,因為有盾墻和大量的攻城戰車保護,普通箭矢的拋射很難對黑甲軍造成什么傷害。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城頭上的床弩。床弩威力巨大,可謂守城利器,每一次發射,那一根粗大的弩箭都能夠輕易穿透戰車和盾墻的防御,給躲藏在里面和后面的士卒造成巨大傷亡。
而在太元城的城頭上,安放了不少床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