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一說這門神武炮的特點。”
“是。”
方大志精神一震,介紹道:“這門大炮最大的特點就是點火機構采用了燧發結構,這樣的話,就算在雨天,也能成功發射,而且精度和射程也要超過紅衣大炮。”
說著,方大志就讓人開始試炮。
隨著“轟”一聲,約八百米外的一面土墻直接被轟塌,實心炮彈穿過土墻之后,又沖出了好一段距離,消失在遠處。
“君上,經過多次測試,神武大炮的有效射程可達兩里,最大射程可達十五里。”
很顯然這種新式神武炮不僅繼承了紅衣大炮的優點,不少地方都超過了紅衣大炮,著實讓劉楓大為驚喜。
“方大志,你很不錯,鑒于你鑄炮有功,即日起,升為工部尚書,但凡參與研制神武炮的工匠均升一級,賞銀五百!望你們再接再勵。”
自六部設立以來,各部尚書之位一直空懸狀態,因此方大志可以說是第一位晉升為尚書的官員,這一下瞬間,周圍紛紛投來了羨慕嫉妒的目光,特別是工部的另外一名侍郎,眼都紅了。
升官發財,人生一大快事,方大志也不例外,他立刻跪在地上,高聲道:“臣叩謝君上。”
“起來吧。”
劉楓說著將目光轉向另外一名男子身上,此人是工部另外一名侍郎,負責燧發槍和火藥的研制,“黃侍郎,燧發槍和火藥方面有何進展?”
黃啟連忙站出來,“臣正要稟告君上,前段時間,臣等研制出一種能提升制造燧發槍鍛造速度的工具,火藥方面也有不錯的進展······”
原來黃啟得到灌鋼法之后,也成功將燧發槍仿造了出來,但是當他聽到方大志竟然改造了紅衣大炮之后,他也不甘落后,開始研究怎么提升燧發槍的鍛造速度,怎么弄出優質的燧石,還有提升火藥等等。
如此一來,雖然有了些成果,但是距離理想中的成品還有一些差距,也因此與尚書之位失之交臂。
“將你這些日子的成果拿出來讓我看看。”
劉楓也有些好奇了。
很快,幾把燧發槍,火藥還有一架奇怪的器械被搬了過來。
黃啟首先把那奇怪的器械簡單介紹了一下。
聽完之后,劉楓發現這東西竟然是一架人工磨床,難怪說能夠提升鍛造速度。
燧發槍的樣品有長槍和短槍兩種,都是經過優化處理,試槍之后,無論是射程和精度都很不錯,威力的話,在三十步以內,足以射穿鐵甲。
只可惜燧發槍造價不低,雖然威力大,但是相對而言,他還是覺得弓弩的作用更為實在,因此并不準備大批量鍛造燧發槍,除非日后研制出比燧發槍更強的槍支。
隨后黃啟和他的部下也得到了不少封賞。
除了神武炮和燧發槍之外,鑄造局還利用灌鋼法鍛造出新式的兵器甲胄,這些兵器和甲胄也將成為黑甲軍的制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