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昨天的是同一篇,拆開發的。
尷尬的是,拆開之后有了時間差,原本寫好的有些已經不適用了。必須大改。)
?
何以解憂?
無解。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不能釜底抽薪,就先揚湯止沸吧。
來看看燕子怎么說。。應該是和我統一戰線的。
或至少,是『可以理解我』的。
?
回顧來起點的這幾個月。思想沖突,屢見不鮮。rnunts' sake)
當然,來的快、去的也快。
不像生活中的矛盾那樣不眠不休。
比如我和家人那持續多年的拔河,到最后,估計還是平局收場。
很無奈啊,總是被“批斗”。
但。。未經允許,沒有人可以規劃我的人生。
拔河是啥來著,h and ull嗎。
?
關于矛盾。舉個這里的例子。
從前有人來指摘,我一個字都沒回。
少謙追讀的時候幫我回復
你不懂他,也不懂什么是活著,他從未不言不語
6月24日11:20
?
若是同類,自不必解釋。
若不是,解釋亦無意義。
想法不同又想繼續相處,就得求同存異。
?
時間是個有趣的東西。
也許過一段時間,雙方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
強調一個『懂』字,
并不是說要持有相同或相近見解。
而是說,明白對方的立場。
?
明白雙方立場,就可以盡可能的避免沖突。
?
理想與現實,一直都是我面對的首要問題。
想到《死亡詩社》里老師讓同學們撕掉現實主義詩篇。。
※其實理想,也不過是某種現實的雛形。
cked reality
只不過,精通解鎖之法的人,少之又少。
越高遠,越艱難。
(想到一句什么只有蝸牛和老鷹能爬到金字塔頂端)
?
舉個例子吧。
螳螂交配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這件事。
從前人們以為這是一種習性,并給出了解釋有利于繁衍后代。
(又想到沉重的話題。。比如,有的生物會把自身作為后代的食物。
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有的魚類和蜘蛛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會覺得,其他生物的母愛,完全不遜色于人類。)
?
后來又發現,這并不是什么習性。
可能只是為了在大自然的殘酷環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證據就是母螳螂吃飽之后再交配的話,吃配偶的情況,便少有發生。
那么這個不吃配偶的理想情況,在人工養殖情況下,就可以成為現實。
?
再舉個例子。
野外生存的非群居肉食動物,常常有在幼崽成年后將其驅趕驅逐出自己領地的情況。
并且,可能余生都不會再見面(即便見面也很難認出來)。
上次在紀錄片里聽到這個,好像是說的雪豹。
?
同樣,在人工養殖情況下,這種現象也不會發生。
(當然,動物園什么的,是又一個讓人悲傷的故事。。another nry)
仔細想想,最大的區別在這里決斷的主體發生了變化。
有人類食物,原本重中之重的生存,不再是需要每天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