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打開瀏覽器,看到新聞。
節選幾段(有刪減),文章截圖晚些時候上傳。
?
羊毛黨薅倒的果小云活過來了,橙子賣出3萬斤,被爆抄襲其它店家
?每日人物社
1112 18:43
文|易方興
編輯|金匝
運營|黃沁
?
“一只羊被薅死了。”
張曉感嘆。他本人也是羊毛黨,已經在各種薅羊毛群里混跡了一年多,對成員們的行徑再熟悉不過,但這樣直接薅倒一家店的魔幻故事,還是讓他有些吃驚。
?
互聯網時代,薅羊毛早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像張曉這樣的羊毛黨們,自有一套運行體系和話術。
成員們彼此以“垃圾佬”自稱,買便宜的商品,或是撿像果小云這樣有漏洞的商品,稱為“撿垃圾”。
在群里發布這些信息則被稱為“發車”,而發車,正是路人a很重要的工作。
?
羊毛黨們是狼,每天虎視眈眈地看著群里的消息,就為了隨時準備圍追堵截獵物。
?
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占便宜成功讓張曉的腎上腺素飆升,感覺有些刺激。
薅羊毛有癮。
“你只要薅過一次,你就會想薅第二次。”
張曉說。再去便利店,他就會想到那次的經歷,“買什么都覺得虧,只有群里買是劃算的。”
(一直以為這個字“薅”念fu)
?
果小云事件后,罵羊毛黨的聲音多了,吳峰看到網上的評論,覺得很委屈,“許多人說我們吃人不吐骨頭之類的,但我完全是正常參與活動,領優惠券抵消之后才能買到低價商品,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么。”
?
但還有一部分羊毛黨們,是真正生活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這些人只做漏洞單。
所謂漏洞單,一般情況下是商家設置錯誤,導致用戶可以用極低價格購買商品,這些錯誤包括價格錯誤、打折錯誤、優惠錯誤等等。
?
“當時群里很多人一買就是一兩百件,第二天,這家店就倒閉了。”
在這樣的網絡時代,一個數字錯了,往往就是萬劫不復。
羊毛黨王博從7年前就開始薅羊毛,“我見證了數不清的網絡店鋪被薅垮,100家里能有1家存活就不錯了。很少有店鋪能在羊毛黨手中幸存,即便是活下來,也是大傷元氣。”
?
“果小云旗艦店”在天貓“起死回生”,橙子也重新上線。
羊毛黨倒下,店鋪死而復生,一個光明的結局,故事說到這里,你肯定以為結束了。但流量時代,永遠有新的迷霧。
?
11月9日,果小云被爆出抄襲別家店鋪臍橙商品圖片和設定,就連聯系方式也是抄襲的。
這樣的爭議之下,我們再次聯系了果小云,對方向每日人物表示,目前只想好好開橙子店,對于其他的事情,“不方便透露。”
?
評論區里,橙子店的事兒,討論的熱火朝天。
若真是營銷手段,那可有點。。細思恐極。
?
至于羊毛黨。
這還是我第一次正式了解到相關信息。
正常參加活動的話,應該不算缺德吧。
利用漏洞什么的,就很有一些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