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不歸來,素蟾并照,紅鸞雙倚。
待歸來、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
明代·史鑒《水龍吟錢塘》
錢塘自古繁華憶,去年一春游遍。山明水麗,花嬌柳娜,流鶯百囀。
滿路笙歌,幾船簫鼓,往來游宴。正晚來堪賞,酒闌人散,有明月、相留戀。
別后事多更變。悵重游、可憐無便。人面已非,桃花依舊,劉郎不見。
光景星飛,風流云散,悶懷誰遣。嘆人生不向,少年行樂,老來空羨。
?
元代·張翥《水龍吟鄭蘭玉賦蠟梅,工甚,予拾其遺意補》
玉人梔貌堪憐,曉妝一洗鉛華盡。此花應是,菊分顏色,梅分風韻。萼點駝酥,口攢金磬,心凝檀粉。甚女貞染就,仙女絕勝,蜂兒童,鵝兒嫩。
說與玉龍莫品,怕宮波、一般流浪。故人堪寄,折枝代取,江南春信。沉水全熏,檗絲密綴,額黃深暈。乍燕姬未識,是花是蠟,笑偎人問。
?
宋代·丘處機《水龍吟夜晴》
夜晴寥廓初寒,淡天瑩徹琉璃翠。無陰樹下,長安樓上,月明風細。百禍潛銷,萬家同賞,一般清味。見金星朗朗,銀河耿耿,交光燦,滿天地。
流轉碧空如水。任縱橫、略無凝滯。沖山拍海,傾光騰秀,綿綿吐瑞。達了從茲,寶瓶堅固,玉漿時泥。把衷情欲訴,何人會得,且陶陶醉。
?
宋代·李昴英《水龍吟·唱恭初意如何》
唱恭初意如何,朅來五十三年矣。犁鋤頗熟,詩書粗解,簪紳聊耳。自信柴愚,真成汲戇,卻無劉膩。向高秋初度,同時有菊,淡相對、風霜里。
最癖登山臨水。又何心、蝸名蠅利。俗緣未了,強教肉食,何曾知味。無事微吟,會心微笑,逢場微醉。把日生、只恁安排,領取百十二歲。
?
宋代·黃孝邁《水龍吟·自側金卮》
自側金卮,臨風一笑,酒容吹盡。
恨東風、忙去熏桃染柳,不念淡妝人冷。
驚鴻去後,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細看來,只怕蕊仙不肯,讓梅花俊。
?
宋代·李曾伯《水龍吟·歸來袖手江湖》
歸來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涼宵幸對,一輪端正,娟娟秋色。萬宇冰清,千林霜縞,更無云隔。對金莖露冷,銅壺漏靜,梧陰轉、畫橋北。
堪嘆平生轍跡。算紛紛、為誰驅役。兔蟾應笑,蠅蝸累我,中年虛歷。抖擻吟情,徘徊舞影,可憐佳夕。悵力微心在,夢中一曲,似黃樓笛。
?
宋代·何夢桂《水龍吟·分知白首天寒》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搖落尋真隱。天工付與,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許貞心,肯教色界,軟紅塵近。悵綠衣舞斷,參橫夢覺,依稀舊家猶認。
不為角聲吹落,向花前、為伊悲恨。玉堂茅舍,風流隨處,年年孤另。不是人間,肝腸鐵石,相逢休問。算知心、只許東風,漏泄一分春信。